、自動化系共抽調了三百名精兵強將。設計方案及圖紙全都如期完成了;到了該破土動工的時候傳來訊息說;國家經費有限;目前不能上馬了。不僅如此;連解放軍大劇院也給拉下馬了。整個北京十大建築;別的都不拉;偏偏把李道增主持的兩個專案全給拉了下來;而且;這三百人所精心配合完成的;堆得像小山似的圖紙;在“十年浩劫”中;被造反派一把火燒個精光誰也鬧不懂;這是怎麼回事。
粉碎“四人幫”後的1990年;建造國家大劇院的專案又被提出來了;又把李道增和他的同事們的胃口大大地調動了一番;國家計委下了檔案;同意這個專案的可行性報告和技術經濟論證;國務院文化部專門組成了國家大劇院籌建辦公室;又組織大隊人馬連夜上馬;由清華大學、北京建築設計院、建設部設計院共同“會攻”;李道增代表清華參加其中一個方案的設計然而這又是一個巨大的空心湯糰;再次讓李道增飽嘗了希望和失望之苦!
1997年;國家大劇院要動真格的了;李道增在1991年的方案基礎上;兩個月就拿出了模型。可是這次是國際招標;最後送到中央首長辦公桌上的共有三個方案;其中就有李道增的一個方案。接下來是一個漫長的論證和等待期;等待的結果是;最終選中了法國人設計的那個要花幾十個億的、把劇場全部沉入地下的、上面蓋一個“大饅頭”的古怪方案;只在某些具體的部分;參照了李道增的方案 不知李道增教授有沒有後悔過;他當初為什麼要選擇這個“倒黴”的專業方向呢? 大概這就是“屢敗屢戰”吧! 當筆者小心翼翼地跟他提起國家大劇院的話題時;年過古稀的李道增教授仍是那麼一往情深;那麼情不自禁———那畢竟是他灑下了幾十年汗水的園地啊!
第47節 屢敗屢戰(2)
福建鐵路的開創人李道
李道 是李鴻章的玄孫,李玉良(家瑾)家的老二;是李氏家族“道”字輩中的又一傑出的科技人才。他是福建省鐵路事業的開創人;福建鐵路局的總工程師。近五十年來;他主持和參加了多項鐵路幹線的主體設計;如鷹廈鐵路的勘測和設計、鄭州鐵路樞紐站的設計、福建鐵路坑邊站的設計、廈門國際港口車渡港區鐵路配套的總體設計、外福線和鷹廈鐵路的咽喉要衝來舟編組站的設計這些設計有的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有的為國家節約了數千萬元資金;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的現代化開發和建設。他的一生;留下了太多的50年代知識分子的特殊印記。
和許多中國知識分子一樣;李道�的設計工作一度是在一種“政治高壓”下進行的;時不時地要在“運動”中摸爬滾打;反右運動中被下放過;“文革”中挨批挨鬥;“掃四舊”時被抄家抄得片紙不留他是解放初1953年大學畢業後參加工作的年青人;歷史清楚;白紙一張;按說任何問題都沒有;問題就出在出身上;就因他是李鴻章的玄孫! 他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土木工程系;原本應該1954年畢業;可是新生的共和國急需建設人才;決定讓他們這一屆學生提前畢業;所以他1953年秋天就來到了武漢;在鐵道部第四設計院工作。
那時正是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國家的重點投資都在內地;如河南、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福建因處在與臺灣一水之隔的沿海前線;時時要準備打仗;大規模的建設專案排不上號;但因戰備的需要;解放臺灣的需要;急需要上馬一條簡便的軍用鐵路。李道一到任;就趕上了鷹廈軍用鐵路的勘測任務。那時專業技術人員很少;大都是從大學剛畢業的小夥子;但李道洪是同濟大學畢業的學生;自然成了骨幹。 福建西南部的群山處於一片蜿蜒起伏、“難於上青天”的原始生態環境。李道洪和他的同事們一手拿著老百姓上山砍柴的砍刀;一肩扛著測量標杆;在荒無人煙的大山裡餐風露宿;爬山越嶺;一邊開路一邊上山。這畢竟是一條將近一千公里的穿梭在荒山野嶺裡的鐵路線;地質條件非常複雜;沿途遇山要鑽洞;遇水要架橋;要打數十條隧道;勘測和施工均非常困難。那時海峽兩岸的政治形勢非常緊張;大家都感到解放臺灣的戰役隨時都可能打響;所以上級對這條鐵路的技術要求不高;但時間要求則很高;一切都要快、快、快!李道�和他的同事們像上甘嶺的戰士一樣;揹著炒麵袋;餓了抓一把炒麵;渴了捧一把泉水;夜以繼日地工作;終於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勘測設計任務。
後來解放軍開來了八個師的工程兵部隊;加上當地民工隊和勞改隊;終於在幾年後建成通車。這在中外鐵路建築史上堪稱奇蹟;行家們說;這在解放以前是根本無法想像的。 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