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單宣佈的前一天提筆給蔣介石寫了一封信;信中舉薦北洋政府時期曾任過天津市長的張廷鍔再當市長。張伯苓是南開大學的創辦人;在國際上知名度很高;他在蔣介石面前可以隨意罵人;蔣亦不敢得罪他。他給蔣的信件秘書不能代拆;而且必須隨到隨呈。
然而這次張老夫子舉薦的張廷鍔卻是個十足的官僚;當年就職天津期間只做過一件好事;就是在南開大學的問題上幫了張伯苓的忙;現在抗戰後勝利“復員”;張伯苓還要他叫幫助恢復南開大學。蔣介石不敢怠慢;遂在天津市長名下寫上張廷鍔;而在杜氏名前加了一個“副”字。第二天宣佈出來;眾人都面面相覷;不知怎麼回事。 其實此時的張廷鍔已年老昏花;精力不濟且不說;而且還患有面癱;走路怕風;走起路來總用一隻手捂著腦門;三句話沒說完就流口水實在不是市長的人選。
上任之初;千頭萬緒;百廢待舉;於是託人趕快物色秘書;而且關照說;一定要忠實可靠的;不要共產黨。經辦人是李家的親戚;自然想到李經羲的孫子李家煐;論成份他家是清政府的“高幹”子弟;其丈人還是張學良的同學、拜把子兄弟胡若愚;況且他本人舊學根底很深;是其父李國松一手教出來的;當秘書綽綽有餘;於是把李家煐帶到了天津市政府。 李家煐走進來時;見張廷鍔面對一桌子的公文、報告、材料正一籌莫展。見李家煐進來;當即令他起草一封給開灤煤礦總經理的信;向他商借一位英文秘書。說此事極為要緊;一定要借給。李家煐略思片刻;當場揮筆而就。張看後表示滿意;就算面試合格了;隨手抽出一張公文紙;書寫了李家煐的任命書。 李家煐接過那任命書;上面居然寫的是:“派李家煐為天津市市長秘書上行走”。
當時已是1945年末;距清室退位已三十餘年了;該市長大人的腦子還像是逗留在紫禁城裡一樣;筆頭還停留在“行走”年代;弄得李家煐不知這任命是真的還是假的。 況且;李家煐雖不是共產黨;卻不等於跟共產黨沒有聯絡。幾年後;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全國解放;他手持中共中央姚依林的親筆信;到上海華東貿易部部長盧緒章和吳雪之那兒報到;成了新中國外貿戰線的第一批業務骨幹。工作上他不分晝夜;多次受到表彰;那是後話了。至於再後來的處境;不曉得怎麼回事;領導們似乎與他有距離了。後來才知道;60年代開始講究成份了;老李家的人是絕不能受重用的;但他外語很好;就被調到外貿學院教書去了。
其實;在政府部門工作的李家人往往都有共同的體會;就是開始他們很受重用;因為他們外語好;懂技術;而且聽話;慣於“夾著尾巴做人”;可是後來政治運動多了;出身不好到底是硬傷;於是車子越坐越大;房子越住越小。“家”字輩的李家瑾、李家錦、李家昱、李家震、李家瓛、李家旺、李家寶、李家龐等等,無不如此。 50年代;他們老三房的兄弟中有的去美國;有的去香港;李家煐和他的另一個兄弟留在了上海。他們早就從威海路老房子裡搬出了;各自投入新時代的生活;成為國家幹部。
有一天;蘇州房管部門來人找他;說是蘇州拙政園旁邊的一處三進的古典花園是他們家的;請他們去辦理繼承手續。他們一聽不得了;弄不好一頂地主的帽子要帶到頭上;趕緊趕到蘇州;辦理了捐獻手續。原來那還是他祖父李經羲名下的房產;是老太爺晚年買下來的;原先是張之洞的哥哥張之萬的老房子。李經羲去世後李家出租;租給親戚朋友的;並不認真收租;時間久了竟沒人過問了。到了解放後;50年代的風氣是誰都願當國家幹部;而不願帶地主帽子;大家都不肯認賬;就都推到老太爺的頭上;那麼繼承人李家煐就有當地主的危險了。 李家煐嚇得趕快推乾淨;全部捐獻了事。 現在那處三進的大宅院劃為拙政園的一部分;緊挨著拙政園的西牆;裡面辦了蘇州園林博物館圖片展覽。前二進是四合院;院牆有兩丈高;院裡種了些牡丹月季;還有幾棵石榴樹;極其高雅。最後一進是二層樓房;粉牆黛瓦;樹影婆娑;滿園綠色中;一棟紅樓凌然而立;漂亮極了。
第43節 畢生都在造橋的特等功臣李家鹹
每當和李氏家族的人聊天;聊到現今李家後代的情況時;他們往往會眼睛一亮;十分自豪地說:“我們家族還出了一個橋樑專家;南京長江大橋的副總工程師,也是九江長江大橋和枝城長江大橋的總工程師。他一生都在造橋;還獲得了國家頒發的首屆科技貢獻特等獎。他是我們家族老四房的人” 而真正坐在李家鹹先生面前時;他那特有的超脫和氣度;再次令筆者感到了震撼。 “我的一生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