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上在本國內並不是保密的,學會之後就有人建立工廠招募工人開始生產,使得賽迪卡和帕札爾等地每天都有好多工廠和作坊建立起來。
經過王庭工商貿易部的統計,在秦東控制的地盤上,已經有超過三千多家大小作坊和工廠了,每個月的數量都在翻新和增加,基本的輕工業體系已經建立起來。
除了這些生產羊毛紡織品和皮革製品的工廠和作坊之外,另外還有大量的玻璃、琉璃廠、啤酒工廠和作坊,還有食品加工廠,鐵器製造廠、馬車製造廠、衣物和鞋帽製造廠等大量的工廠建立起來,這些工廠每天都生產出大量的成品,而這些成品的銷路卻成了問題,因為交通狀況的原因,許多商隊每一趟輸運的數量有限。許多成品都擠壓在一起運不出去。秦東只能想辦法讓商人們走海路,現在他能控制的區域也只有黑海西海岸一線,所以也只能走這裡的航線將商品和貨物賣出去。
經過最初航海貿易的商人們嚐到了甜頭之後。他們的膽子越發大了起來,他們並不滿足於在西海岸一線和克里米亞一線航行,他們開始自發組織起來組成大型船隊向黑海東海岸出發,抵達波斯帝國喬治亞和亞美尼亞的沿海,將貨物從這裡卸下,然後直接賣給當地的商人,或者將貨物運輸到波斯帝國的巴比倫等幾個經濟和文化繁榮的重要城市。
在外交上。秦東先如今的外加政策是不得罪周邊其他國家,保持商貿往來的同時,還可以進行軍事上的交流。例如秦東就和波斯帝國薩珊王朝建立了外交關係,雙方允許對方的商人來自己的國家經商貿易,而且還要為這些商人提供便利和保護。
還有更大但的商人們組織船隊南下君士坦丁堡,並不在這裡販賣貨物。因為走陸路到君士坦丁堡要方便得多。這些走海路的商人們在君士坦丁堡根本賺不到什麼錢,他們只是在君士坦丁堡略作停留,補充一些淡水和食物之後就從土耳其海峽繼續南下到馬爾馬拉海和愛琴海,然後穿過地中海抵達亞歷山大港,又或者是前往塞普勒斯和敘利亞以及耶路撒冷。
在這個時代,路途越是遙遠,道路越是難行,商品越是難以抵達的地方。越是奇缺貨物,能賣出的價格越高。風險程度越高,利潤就越大,只要有足夠的利潤,商人們都能冒險前往。
輕工業的規模已經開始形成,以後要做就是在輕工業各個領域完善各個行業,只要是日用品,秦東決定都要能夠在自己能控制的地盤上生產,只有在自己的地盤上能做到自行生產,不僅要滿足內部的需求,而且還要遠銷海外。
在輕工業的行業中有一種是秦東當前最需要卻沒有的,在匈奴帝國最缺的不是衣物和糧食,也不是金銀錢財,而是食鹽!
在秦東在各地大力提倡、鼓勵民眾進行農耕生產,多生產作物糧食,以前匈奴人和其他遊牧民族的牧民們還可以從動物肉類中攝取鹽分,雖然缺,但並不是缺得特別嚴重,可是如果以糧食作物為主食的話,從糧食作物中攝取的鹽分就不足以滿足人體的需要,現在許多人都開始以小麥等為主要食物,這就必須要解決食鹽的問題,否則就會出現許多人因為體內缺少鹽分而生病。
秦東在這一段時間裡就接到不少報告,許多人因為缺鹽而生病了,食鹽中的鈉離子是神經系統中傳遞資訊的必備物質,肌肉收縮和心臟跳動都與鈉離子有關。所以,人體缺鹽的話,神經系統就會非常虛弱,人就顯得沒有勁,吃鹽過少也會造成體內的含鈉量過低,發生食慾不振,四肢無力,眩暈等現象;嚴重時還會出現厭食、噁心、嘔吐、心率加速、脈搏細弱、肌肉痙攣、視力模糊、反射減弱等症狀。如果鹽分不足,就會從骨骼中汲取;夜晚感到肌肉抽筋往往是缺鹽的徵兆,在流汗和排洩的時候,一部分鹽會隨著汗液和尿液一起排出體外;眩暈和昏厥可能也是因為身體缺水少鹽,所有秦東認為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吃鹽的問題。
而先進匈奴帝國所有鹽的來源主要是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正處於混亂時期,各行業都出現民生凋敝的情況,別說食鹽了,一些最簡單的東西也很難運到匈奴的帝國境內,東羅馬帝國倒是有鹽賣過來,但太少,根本無法滿足需要,因此秦東決定自己想辦法解決食鹽的問題。
這個時期製造鹽的主要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從地下鹽井中挖,這是礦物鹽,味道確實不敢恭維,而且顏色和品相也不怎麼好,第二種方法就是煮鹽,將海水倒入鍋中,用木柴燒大火煮鹽,這種方法主要是利用鹽的溶解度,鹽在水中的含量超過了它的溶解度就會自動結晶析出,在這個時代主要都是以這種方法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