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3 / 4)

小說:諸夏 作者:鼕鼕

低。

餘雲岫是有頭腦的人,這樣地生活既不能帶給他名聲也不能帶給他利益,所以他就撿起來祖師爺的柺杖,以批駁中醫獲取大名。經過多年的鑽研分析,他精心編造了《靈素商兌》一書,對裡面的一些普通人根本理解不了的內容進行逐條批駁,看起來很有一股大宗師的做派,講的也很像是那麼一回事,這樣的批文在國學已經衰落無已的民國初年,根本沒有多少人分得清真假好壞,而且在那個年代,除了軍閥政客之外,沒有人會關心醫學這種邊角的東西,人們的思想都放在了怎麼“救國強國”身上,那種狂躁炙熱的空氣,就如同文革時期什麼事情都要加上“革命”二字,一切事情都要從“革命出發”相類,更幾乎與後來的一切事情非“科學”掛帥不可,離開“科學”兩個字就不會講話,將“科學”徹底的妖魔化、宗教化、無限制的擴大化的做法。

這就是神奇的中華大地一年年一代代湧現出來的神奇的事情,偏偏這種事情就能搞得成功,搞得好的人就能在裡面得到大利,不能不說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

餘雲岫在書中痛批中醫,他認為“不殲《內經》,無以絕其禍根”,中醫學“是占星術和不科學的玄學”,“中醫無明確之實驗,無鞏固之證據⋯⋯不問真相是非合不合也⋯⋯”總之,中醫被餘雲岫說得一無是處,甚至被詬為“殺人的禍首”。

他下手可謂準確,因為是個學醫的都知道,《黃帝內經》是中國醫學的根本典籍,一切中醫學的根本理論發端都出自這一本書,但是這本書是非常難以理解的,可以說按照中醫的標準,每一個合格的中醫,首先必定是學富五車滿腹經綸,其次必定是聰明睿智品學兼優,誇張一點,那就要“貫通天人之學”,明經明事理,在做人上已經是人才了,只有這樣的人方能稱的上是“中醫”,否則一個良醫如何跟“良相”相提並論?《內經》之難,用《易經》差可類比,而《易經》又是中國文化的發源地,這兩者,學醫的人是必讀的,必須讀得懂才能懂得中醫中的辨證治療理論,才能真正懂得“天人合一”、“陰陽和諧”的大道理,如此才能真正會辯理辯病,才能稱的上“良醫”。這也正是為什麼中醫年紀越大水平越高的原因之一,並非只是一般人理解的“經驗多”,關鍵的東西都在醫學之外,中醫治療疾病不是從病下手,而是從人本身下手,真正的中醫,他首先不會去問病變怎麼樣,他首先關心的是病人的日常生活、心態、情緒、環境甚至家庭瑣事,因為按照中國醫學理論,所謂的“病”非是外來引起,首先是因為作為主體的“人”本身出了問題,就像是一塊土地變得貧瘠了,不長莊稼光長草,就像是一潭水便成了死水,便不養魚蝦水草,而專生浮游生物和臭泥。

這些淺顯的比喻只能勉強形容中醫的出發點,他是建立在“天人合一”思想之上,人非是脫離世界而獨立存在的,天地為大宇宙,人身為小宇宙,兩者皆同。天地之間有萬事萬物星辰列張,而人體內也是一個複雜的小天地,各種臟器管脈筋肉細菌病毒寄生物微生物等等一切組成了這個複雜的世界,可以說,人體就是宇宙的微縮版。

第二零九章 特大招標

建立在這麼一個龐大恢宏的理論體系下的醫學,是中華先祖在數以萬年計的遠古生活中逐漸觀察摸索積累起來的,而這種理論無疑從一開始就是正確的,在西方醫學發展了兩百年之後,他們從簡單的放血、降溫、催吐,發展到能夠將人體細微切片甚至搞包括大腦在內的移植手術,不能不說其迅速,但是在21世紀,整個世界的醫學發展尖端,卻發現在三千年前的中國人的中醫之中,將他們的最新發現都作為了基本的治療手段,他們自以為是“發明”的醫學心理學,環境影響理論,將人體看做一個整體來治療等等,都不過是中醫之中最基本的內容而已。所以在21世紀,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主流國家,開始慢慢的接受並讓中國醫學合法化。而原本早就在明治維新時期拋棄了中醫的日本,和造就搞沒了傳承的韓國,卻忙不迭的在全世界搶先註冊專利,稱“漢醫”是他們的發明,而偏偏真正的中醫學的鼻祖,數千年後的中國人,卻在不斷的妖魔化中醫,惡意貶低中醫,甚至到了全世界都開始接納承認中醫的時候,還在大肆宣揚要廢除中醫,說這些話的人,存的是什麼心思!

餘雲岫甚至主張要“堅決消滅中醫”,“如不消滅中醫,不但妨礙民族的繁息、民生的改良”。而且國際地位地“遷善”也無從談起;“舊醫一日不除,民眾思想一日不變,新醫事業一日不向上,衛生行政一日不能進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