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部分(1 / 4)

小說:諸夏 作者:鼕鼕

出,是到了實施下一步計劃的時候了。我們在四年前在魯西地區實驗的‘新經濟農業迴圈體’,目前看來是非常成功的。這些來自於西北的人口動員已經完成,全部付諸實施所需要的物資裝置和人員調配都已經到位,只要一切順利,只需要下半年的時間調整,到明年夏天,我們就可以實現對該地區的實際掌握!”

對西北地區實際掌握!這又是怎樣的大計劃!蔣百里急忙拖過計劃細則來迅速翻看幾眼,馬上看出這裡面的高明之處!他不由得心中感嘆,這都是些什麼腦袋啊!這樣的事情居然都想得出來?

這個計劃,關鍵一條在於抓住西北人的民心。第一步賑災,第二步運災民入魯安置,第三步重新按照計劃將這些災民組織起來投入新的經濟生產合作團體,經過長達三年的熟悉,他們都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生產方式,再進行第四步,回遷!

中國人不管生在那裡,故鄉情結是擺脫不了的。在魯西北,三年多來總共安置了超過四百萬西北災民,他們來的或早或晚,但至少都有一年以上的生活積累,專門為他們騰出來的龐大生活區域以五十萬人為單位組織成新的迴圈補充式經濟體。

現在,西北災情已經過去,重歸家園重新開始生活的契機降臨,這些災民絕大部分選擇了回去,並且在那裡,一切的便利條件都已經創造好了,他們只需要坐著火車帶著這裡的家業重新安置,完全可以仍舊按照這幾年來熟悉的方式生活,工作,不虞變化,在本鄉本土可以按照這裡的生活模式,這不是最理想的方法麼?

大災之中,西北的農田被賣到了五毛錢一畝,那種連地主都餓死的天災**能造成什麼後果可想而知。齊魯商會的人昧著良心發國難財,在那個時候與山西財主和西北大族瓜分了這些土地,那一個團體拖出來都能湊夠千萬畝。經過各種交換,陳曉奇掌握了陝南甘南地區巨大的農業資源區,這些地方現在都做好了重新接納數百萬西北人的準備,現在,他要做的,就是將這些心朝著他的數百萬人送回去,民心所在,那片地方誰說了算?不言而喻。

要知道,他送回去的可不是一群待宰的老實農民。這些經過軍事訓練、經過思想洗禮和合作生產培養的西北人重新煥發了他們骨子裡的彪悍勇猛血性,到時候將有數以萬計的人拿著槍組成自衛團,在新建的聚居區中形成輕易難以摧垮的武裝力量。陝甘勢力向他們徵稅是可以的,但是橫徵暴斂欺壓凌辱,那就難了!有發展起來的骨幹從中領導掌控,不得人心的軍隊國府想要對付報了團有了依仗的數百萬老百姓,談何容易?

而這些人將組建成西北的農業和基礎加工業、輕工業的骨幹力量,如此便可以跟西北即將建成的重工業形成上下游的互補,再影響其他數以百萬計的周圍五省人,在未來幾年內足可以建立起又一個涵蓋數千萬人口的大型經濟體。如此一個新的核心,可以影響到楊虎城,可以影響到閻錫山,可以席捲整個西北地區,與山東經濟圈遙相呼應。這樣一來,即便是從地域上切斷了河南河北,西北照樣活得好好的!只要山東至陝西的鐵路貫通,誰也割不斷這個江北的巨大經濟軍事力量。

這,就是陳曉奇一貫主張的,在不用大規模廝殺的情況下,切實創造市場掌控人口地域的擴充套件手段。

蔣百里至此恍然大悟,陳曉奇根本不是不擴張不謀勢力,他是在用他自己的手段,一步步紮紮實實的將勢力範圍不動聲色的擴張出去,這種多掌控一塊土地,便多發展一塊市場和一批優質人口的做法,才是真正的步步為營,也只有這樣做法,才能避免像其他軍閥一般猛然得到大量地皮卻導致消化不了,以至於成了內患的惡劣後果!如此做法掌控民心之後,別人想要撬動他的根基,何其難也!

“當我們將一億人口納入到這樣的經濟體系之中以後,日本便是全吞了東三省,又何足懼也!”面對這樣的未來,蔣百里亦是雄心百倍。

第六五章 馮玉祥出山

西北災民大回遷,是楊虎城和馬鴻賓決然不能反對的,他們歡迎還來不及呢。四年來的連綿天災,加上29、30年的戰禍席捲,令陝甘地區幾乎十室九空,民間被搜刮的一乾二淨,他們兩人站穩腳跟之後,面對的是絕對的一窮二白,不要說收稅,連民夫都湊不齊。

在這個有槍就是草頭王的年代,人口和稅賦是保證自己的軍兵強大的根本。陝甘兩省在中原大戰前後兩次的折騰中已經大傷元氣,能夠徵兵的青壯年折騰了個差不多,天災之後,逃難的、群起成流民匪盜的站了多數,老實本分的要麼參加了賑災築路,要麼拖家帶口乾脆跑到了山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