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2 / 4)

小說:諸夏 作者:鼕鼕

煉油、石化到末端化工產品直接出現的生產線,經過三年多的建設也基本建成,誇張一點說,前頭火車將原油運進去,末端什麼尼龍絲襪車胎臉盆化肥農藥地都出來了,前前後後總計二十萬人地巨大生產基地填滿了一個山谷,他們乘車都得走好半天,規模之大另小克虜伯歎為觀止!

這裡才是陳曉奇引以自豪的重點,化工工業,一整套完善地化工工業體系,將是一個國家跨越時代的發動機,將石油化工做到全球領先是他在這個時代的願望和目標,在此基礎之上培育一個基礎化工和各化工技術全面領先的龐大隊伍,也是他野心勃勃想要做到的。而萊蕪這個基地能夠完全拋開美國人的影響,真正屬於完全自主的產業,比什麼都重要。有了鋼鐵和化工,那麼一切源動力都不是問題!

小克虜伯看過那些規劃整齊的廠房之後,指著那些沖天而起的壓力罐、反應釜、管道煙囪之類的對陳曉奇說:“在這裡,我彷彿看到了創造了德國工業輝煌的魯爾區,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崛起,工業將是第一推動力,我看到了您和您的團隊希望所在。有這個巨大的基地,您將獲得一切想要的東西!”

化工技術地先程序度將是在鋼鐵技術之後另一個巨大無比的工業推動源。這個目前還沒有多少人能意識到和發現到,因為精細化工這一巨大的寶藏還沒有正式被挖掘出來,而掌握了這個鑰匙的陳曉奇卻仍在待價而沽,這一點,小克虜伯看得出來!

他雖然不是很瞭解化工,但是他知道化工的發展意味著什麼。他更知道陳曉奇出道以來在化工方面屢屢做出來的那些創新發明是有著多麼大地推動作用和影響力,因此有更多的東西沒有公佈於眾並不稀奇,誰都會將最好的東西留一手的。

他也看不出來這裡的奧秘有多少,但是憑他的經驗,卻沒有在全世界任何地方看到一個如此完善的石油化工系統,一個從原始工藝到終端產品的完整生產體系,這說明陳氏已經完全掌握了這複雜工業的方方面面地技術,而帶他來看的目的,自然是表現一些過硬地籌碼。這是確鑿無疑的。

因為想到了這些,他才這麼說的。而陳曉奇對此也不否認,他笑著回答說:“相比起德國來。中國還落後的很,即使想找出一百萬合格的技術工人都是那麼的艱難,所以儘管我隨時可以引進汽車流水線,卻不敢那麼做,因為我必須要忍受漫長的技術工人培養的過程,這一點想要彌補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我必須要想辦法儘快地建立起人才培養隊伍,以最快的速度把這個缺憾補上去,否則光憑我自己的努力無濟於事。不過若是能得到德國朋友的幫助,那就理想了很多啊!我覺得。一些好的東西,我們是可以共享的。”

小克虜伯聽出來話中應有之意,不過沒有馬上正面回答,因為這些都可以等到以後再來解決,他作為這一次的考察首腦,重要的是摸清山東可以拿出來多大的籌碼,而不是馬上締結合作,除非是隻在他地許可權範圍內的那些東西。

他轉過話頭說:“不過有些遺憾的是,德國在石油方面並沒有太大的優勢。否則或許可以跟陳先生一起好好討論一下這裡面的奧秘了。”德國沒有海外殖民地,也沒地方搞免費或者廉價的石油,這是事實,一直到二戰再次戰敗都沒有改觀。不過陳曉奇卻呵呵一笑道:“德國有豐富的煤炭,而且據我所知德國還有非常先進的煤變油生產技術,或許可以彌補這方面的缺憾吧!或許有些東西我們能夠共通,因為中國也是一個缺少石油但擁有豐富煤炭儲量地國家呢!”

煤化工技術,後半段涉及到精細化工地跟石化差別不大,但是前半段卻是有很多道道的。德國人在這方面可謂領先世界地。否則他們哪裡來的底氣挑戰英法聯軍乃至整個世界?

不管作為那一個時空的人。陳曉奇都是相當佩服德國人的,沒有石油。他們發明了煤變油技術,並以此來支撐了一場波及全球的大戰爭。沒有橡膠,他們發明了人造橡膠,以此來保證工業的使用和戰爭的需要,在2世紀上半葉,沒有那一個國家比德國人的發明和技術更加的令人敬佩!這是一整個民族力量的體現!

聽陳曉奇這麼說,小克虜伯知道他肯定有所指,因此也不多說,任由其帶著他們這個小小的訪問團繼續下面的參觀,果不其然,陳曉奇將他帶到了一個不太起眼的工廠區內,在那裡,他見到了某些熟悉的東西,煤變油設施。

陳曉奇指著一座比起不遠處參天巨樹一般的石化設施小了很多的建築說道:“這裡是我們的煤化工研究中心。我們已經建立了跟德國的費託合成法相似的試驗機構,可以日處理煤炭一百噸,在此基礎上,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