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更研究了直接煤液化法、配煤液化技術、催化液化技術等等課題,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這時,從訪問小隊裡面上前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德國人,他面目呆板沒啥表情的問:“陳先生,你所說的這些技術有些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不過費託合成法自發明以來,已經被證實是極其有效的,而直接液化法也早已發明,不知道您所說的那些新技術又有什麼優點呢?”
陳曉奇旁邊的一位技術工人立刻用熟練的德語回答他:“我們的技術中有很多是領先於世界水平的,就以直接液化技術來說,我們可以將這個過程中的溫度和壓力降低,特別是壓力,完全可以做到不需要那麼苛刻的70MP壓力就能進行,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優點呢?”
那個德國人聽得眼神發亮,但是很剋制的沒有過多的追問,很禮貌的退下了。論煤變油技術,德國人真的是太牛叉了,世界上基本的兩種液化法都是他們發明的,而且到半個世紀之後都是在其基礎上發展而不是超越,這就非常難得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實際合作
不過德國人想要的內情已經知道了,陳曉奇他們沒有說謊,這就足夠了,接下來怎麼搞那又是以後的事情了,今天就是走馬觀花而已。
其後他們參觀了部分武器生產車間,看到一水兒的最新式機床流水線將基本零件生產出來,最後在裝配車間焊接成一輛輛拖曳大炮,或者一支支嶄新的機槍,工作效率和生產速度絕不遜於克虜伯自己最好的生產廠,這樣高效率的武器工廠可不是陳曉奇嘴裡的那個“沒有效率”產量很低的破爛地方啊!
參觀過程中,“很不巧的”無意中暴露了一個新的生產計劃。儘管是用漢字寫的,德國人都看不明白是什麼,但是上面的圖樣卻讓他們一眼就看出來那是一艘模樣奇特的潛艇!而上面畫著的線條裝備和數字都是通用的,小克虜伯以及他團隊中懂行的人打眼就計算出來——這是一艘設計排水量在一千多噸的大型潛艇!
這又暴露了山東這方面的一些潛藏實力,工業技術是一方面,能夠實現投入生產優勢一方面,能夠製造尖端武器用以自保,那更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而陳曉奇躲躲閃閃的多少都給露出來一點底子,讓人看的心癢難耐,但卻有了一點基本的輪廓了,想要進一步知道內情?對不起,咱還沒熟絡到那地步不是麼?
就這些,小克虜伯已經心滿意足了,因為他想要的資訊差不多都知道了,他不必去看傳說中的巨大研究機構,透過這些已經存在的成果就知道,那是一個什麼樣子!這麼巨大的團體,涉及到那麼多的科目類別,幾乎能支撐起一個國家完整科技鏈條的組織機構,想想也知道是多麼的龐大,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為什麼山東軍擁有這麼強的戰鬥力卻沒有大肆擴充套件——除非他不顧科研程序了!想要技術還是地盤,兩者只能選其一!而為百年大計。自然要掌握先進技術和搞好教育這兩樣最重要!地盤再大,沒能力全部武裝起來看好家門,也是枉然啊!
最後一站,他們回到了濟南老城的圩子牆上。之所以來到這裡,是要在給客人們展示自己地軟實力之外,特地宣示一下自己的硬實力——軍事力量。這年頭。光有一堆的錢和一堆的產業技術是不行的,你必須有能夠保護這一切的能力,這樣才算是一個真正有實力有底氣地勢力,這樣人家才能和你放心的合作下去,否則前腳投入進來了,你後腳就垮臺,那怎麼能行!
折騰了小半個月了,第六師團已經徹底陷入了困境,福田彥助自己已經等不來任何的反映了。蔣總司令此時正全力督促外交部長黃郛等人與日本交涉退兵的事情,卻是不再在濟南這邊跟他蘑菇,堂堂的一國領袖(眼看就是了)豈能整日價聽一個小小的師團長在那裡大呼小叫的呼來喝去使喚?這傳揚出去。國體何在?尊嚴何在?
如果有可能,蔣總司令或許會抱著陳曉奇的腦袋啃上兩口以表示感謝,這傢伙在山東不聲不響的憋了這麼多年,冷不丁跳出來就給他擋住了日軍地大部隊騷擾,真的是解決了一個大麻煩,還成功的將日本人地注意力都吸引到了這邊,北伐軍的事情幹起來輕鬆多了。
福田彥助現在想要找人理論都沒有了,時間拖得越長,日本國內的交涉就越麻煩。外務省和內閣的意見不統一,海軍部和陸軍省之間鬧矛盾,對於山東膠著的事態他們拿不出一個好的辦法來解決,拖延下去只會讓日本成了一個國際大笑話!
陸軍省那些瘋子們想得很簡單!小小的一箇中國商人居然也敢出頭阻擋大日本帝國陸軍的去路,那麼必須要將其徹底剷除,鏟完了再除!他能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