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仍然力保不失,至今還沒有被攻破的記錄。王世充迅速召開了軍事會議,會議上,段達認為這是楊侑的詭計,他的目標,必然還是李密。不過,縱然是如此,大鄭也不能不防。段達提議,可讓飛將單雄信先帶兵一萬,先期趕往汲郡,密切注意隋軍的動向。而王世充,則帶兵入滎陽,走汲郡,抵禦隋軍可能的進攻。……26137072
第八十四章 南下
段達說著這話的時候,一臉的狡黠,熟知段達為人的王世充,心中就有了注意。…王世充立刻宣佈廷議暫停,隨後召見的段達,兩人在書房裡,商議了整整兩個時辰,終於確定了大鄭的下一步行動方針。
王世充對段達的謀略非常欣賞,為了增加勝利的機會,王世充先是修書一封,送給瓦崗李密,告訴他,自己已經得到逆隋即將出兵的訊息,但他認為,逆隋這是在聲東擊西,最終的目的很有可能是攻打瓦崗。王世充意在提醒李密,務必要小心謹慎,不可上了楊侑的當。為了對付隋軍,他決定兵出虎牢關,走滎陽郡,從汲郡猛攻河北,吸引隋人的注意力。
王世充在兩日後,就接到了李密的回信,李密表示,他一定會嚴加防備,而且,為了配合王世充的大軍,他決定率兵兩萬,抵達東郡,共同對付即將而來的楊侑。
兩人在信中都說的十分客氣,可是,實際上,兩人心中是如何想得,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王世充除了給李密寫信之外,還給李淵也寫了一封信。他告訴李淵,說楊侑即將進攻中原,一場大戰即將開始。為了共同對付逆隋,他認為,李淵是該履行義務的時候了。王世充建議李淵從幷州出兵河北,三家聯手,將楊侑絞殺在河北。
此時的李淵,也得到了楊侑即將南下的訊息。李淵與群臣還沒有商量出結果,就接到了反隋同盟盟主王世充的信件。對此,李淵只是微微一笑。他知道,無論是瓦崗還是大鄭,所受到的戰爭創傷,其實比大唐還要嚴重。
大唐有關中、幷州、涼州等地,無論是地盤還是人口,都比他們多很多。可是,連連征戰之下,大唐都捉襟見肘,財力、物力都損失極大,糧食更是入不敷出。領有數州的大唐都如此,僅僅佔有一州,甚至一州都沒有的兩個盟友,實力的損失,無疑更大。
李淵的心中已經打定了主意,他絕對不會主動參戰,這個理由非常簡單,隴西他打不下,漢中有著秦嶺天險,更加不易。至於河北,只能走幷州,而最多兩個月,就會下雪,屆時太行山行走艱難,糧食運輸不便,更可況逆隋奪下了井陘關,以蘇定方鎮守,奪取更加困難。
雖然打定了主意不出兵,但李淵表面上也要做做樣子,他寫了一封書信,語氣極為卑微地告訴王世充,既然盟主有需要,他一定會出兵,共同對付逆隋。他已經勒命幷州總管柴紹,以及平陽公主李秀寧,帶領幷州精兵三萬,鐵騎五千,出兵河北。
幾家勢力摩拳擦掌,兵馬調動頻繁,看似一場大戰即將爆發。但實際上,各人有著各人的心思,都在想著,要將這一次的戰鬥,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絕不能擴大,影響種植冬小麥。
楊侑顯得更加有閒心,他甚至與竇建德在子牙河上一連垂釣了幾天,收穫了數十條肥魚。曹夫人和竇紅線取了魚,做了幾頓美食,讓楊僂竇建德美美吃了幾頓。
出兵之前,楊侑還辦了一件事情。自從李世民兵敗河北之後,殷開山、劉弘基被擒,楊侑一直沒有殺掉兩人。作為李淵的元從之臣,這兩人深受李淵信賴。而在歷史上,兩人的功勞幾乎不亞於其他元老。
楊侑一直在考慮,怎麼處理這兩人。他知道,要這兩人投降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殷開山,就像廁所裡的石頭,又臭又硬。囚禁?楊侑覺得浪費糧食;殺?楊侑又覺得不划算。
思考了很久之後,他選擇了將兩人放走,對此,一些將領表示不解,殷開山和劉弘基是偽唐的有名戰將,若是將他們放回,豈不是放虎歸山,增強了偽唐的實力?楊侑只是笑了笑,還是選擇了將兩人放走,隨後他的解釋,讓諸將恍然大悟,這才明白陛下原來已經有了計劃。
隋軍的準備工作做得很快,畢竟糧食原本早就準備妥當,而且武陽郡至今還囤積著不少的賑災糧食。
十月初十,大隋以沈光為先鋒,率兵五千,從樂壽出發,一路殺奔檀淵。楊侑則親帥著兩萬大軍,尾隨而至。隋軍的動向被李密和王世充的探子快速傳回。王世充迅速做出了反應,他同樣派單雄信帶兵一萬,讓他在三日之內,一定要趕到汲郡,在穩住隋軍的同時,也表明他們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