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雄信領命,三日之內,趕到了汲郡駐防,但此時,沈光仍然慢慢悠悠地,還在清河郡一帶晃悠。而楊侑的繡金龍旗,居然還在信都郡緩緩行進,似乎一點都不著急的樣子。
隋軍的速度很慢,訊息傳播開來,讓王世充和李密十分不解,至於李淵,也是疑惑萬分,不過他有一點肯定的是,楊侑肯定有什麼詭計,此時的他,慶幸自己的英明,不然很有可能會陷入楊侑的圈套。他吃虧太多,所以決定先積攢實力,等到實力強大了,楊侑的那些詭計,自然也就不值得害怕了。
裴行儼、羅士信等人都十分不解,陛下明明說要儘快拿下瓦崗,為何遲疑不前?又走了兩日,沈光抵達了武陽郡,他突然加快了速度,朝著汲郡猛撲了過去,與此同時,身在清河郡的楊侑也加快了速度,朝著武陽郡狂奔而去。
隋軍突然加快了速度,讓王世充一度提心吊膽,雖然心中認為隋軍不會攻打大鄭,但楊侑行事,一向不按照常理,迫於沈光的壓力,王世充讓單雄信嚴加防備,大河兩岸的渡口也都重兵駐紮,千萬不可讓隋軍突入大河以南。隋軍的動向同樣沒有瞞過李密的眼睛,此時,他也認為,隋軍的主攻防線是汲郡一帶,看樣子,楊侑的打算是從汲郡南下,割斷瓦崗和大鄭之間的聯絡。為了防止隋軍從北岸過河,李密也立刻做出了安排。李密讓張青特帶兵一萬駐守濟北郡,防止隋軍從武陽郡殺入;劉德威帶兵兩萬駐守魯郡,抵禦一直駐兵不前的李靖,至於他,則親帥瓦崗精兵三萬,朝著東郡奔去。兩日後,李密抵達了東郡,他親自接見了一直在東郡防備王世充的幾名瓦崗舊將,對他們好言安慰了一番,之後,他率兵抵達白馬,並寫了一封書信,送給李密,聲稱帶兵前來支援王世充,共同擊敗楊侑。……26137078
第八十五章 時機成熟
王世充接到李密的信件,不由冷笑了一聲,他立刻給李密回了一封書信,對李密率兵趕來支援表示了感謝。。。他提議,由李密鎮守白馬,而他決定開放黎陽、檀淵、臨河等縣,以便讓李密的大軍可以順利渡過大河。
李密接到回信,心中搖擺不定,他懷疑王世充有什麼陰謀,但此時他已經騎虎難下,只得接受了。李密立刻派出了以柳亨為首的幾名瓦崗將領,從白馬渡河,幾乎是步步為營,佔據了汲郡的南部。
王世充開放的這幾個郡縣,雖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但卻是相對於河北而言,對於在東方的李密,重要性顯得弱了一些,因此王世充並不擔心。就在王世充和李密做出安排的時候,隋將沈光派出了小股騎兵,對汲郡進行騷擾。
面對隋軍的騷擾,王世充做出了應對,他派出了騎兵攔截隋軍,可是隋軍在汲郡神出鬼沒,在廣闊的平原上賓士,王世充的騎兵不足,根本無法有效攔截。隋軍在汲郡四處偷襲,摧毀了上萬畝準備種植冬小麥的良田,讓王世充十分頭疼。
王世充的戰馬少,李密的戰馬更少,所以面對隋軍的強力騷擾,李密沒有選擇攔截,反正汲郡不是他的地盤,燒燬多少農田,死了多少百姓,都與他無關。
就在沈光讓王世充欲生欲死的時候,楊侑親帥大軍趕到武陽郡繁水縣,離汲郡內黃縣只有數十里,單雄信透過密探得知了這個訊息,心中大為驚訝,隋軍的表現,的確是要攻打大鄭啊。他急忙派出了使者,向王世充報告了這個訊息。駐紮在滎陽郡的王世充得到訊息,不敢怠慢,急忙渡過大河,趕往汲郡。剛剛趕到衛縣,就接到內黃縣投降的訊息。
王世充大吃一驚,他立刻召開了軍事會議,單雄信主張,強勢出擊,挫敗隋人的陰謀,餘下諸將,也不乏有主動請戰者。王世充看見諸將戰意熊熊,心中倒也高興,這證明大鄭的將士士氣很高昂嘛,只要將士們不害怕,就算敵人再強,也沒有關係。
王世充思考了很久,決定繼續呆在衛縣。汲郡靠近太行山,西面是群山,中間有永濟渠,地勢較為平坦,而東部,則有幾個不大的山。而內黃縣的陷落,使得王世充沒有了博望山等險要,騎兵相對較少的他,在野戰上非常吃虧,所以他決定讓楊侑主動進攻,將隋軍誘至衛縣,利用衛縣一帶複雜的地理與隋軍周旋。
此外還有一點,他已經將黎陽、檀淵等縣開放送給李密,汲郡靠近大河的地盤,暫時為李密掌握。如果隋軍要進兵,勢必會進攻檀淵、黎陽,不然,隋軍的糧食補給線就會受到瓦崗的威脅。如果楊侑進攻李密,勢必會發生一場大戰。
李密守不住檀淵、黎陽,隋軍就能渡河殺入東郡,威脅瓦崗的老巢,王世充認為,李密十之不會退縮。此時,眾人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