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其一也。其二,曹操是敵,國師是友,降敵不如降友。其三,西涼韓遂降曹便被囚禁許昌,南中董斟降了國師還是一郡之主。曹操狡詐,國師仁慈,何不去降國師?”
眾將誰也沒想到還有這麼一條出路,又是議論紛紛,這回他們可比剛才討論的熱烈多了。正如陸遜所言,一旦荊州獻給南燁,南燁發兵抗曹便是板上釘釘絕無差錯。此時他們討論的已經不是降曹與抗曹的問題,而是究竟要投降哪一方的問題。眾將官分成兩派,一邊支援降曹,一邊支援降南,吵得不亦樂乎。
陸遜冷眼旁觀心中暗笑,覺得劉表麾下眾將除了剛才死的李珪之外,全是一群沒骨氣的投降派。抗曹不積極,投降倒是挺積極的。
蔡瑁見眾人吵得厲害,耳朵都疼了,便大聲道:“都給我住口!”
眾人見蔡瑁發怒,這才聲音漸止,蔡瑁看向蒯越問道:“異度先生以為如何?”
蒯越看了陸遜一眼露出讚許的神色,而後道:“伯言所云不失為一條妙策,也令我等多了一個抉擇。不過依我之見,還是降曹為好。”
眾人聞言同時看向蒯越,陸遜眼中更是寒光一閃。蔡瑁聞言道:“願聞先生高見。”
蒯越道:“正如伯言所說,投降國師確實有些好處,可風險同樣不小。我等若降曹操,國師必不來攻。我等若降國師,曹操與國師將必有一戰。此戰聲勢不小,戰場定在我荊州,國師若勝,我等難免損兵折將,曹操若勝,我等死無葬身之地,此其一也。其二是交州路遠,若等國師來救,我等先要擋住曹操,此事難矣。依我之見,降曹或是降南,不在二人仁義或是奸詐,而在於二人誰能得勝。曹操坐擁八州,兵強將廣,顯然更勝一籌,所以降南不如降曹,伯言以為如何?”
陸遜見蒯越看向自己腦中快速思考了一番,而後向蒯越拱手道:“異度先生見識長遠,所言極是!晚輩不如也!”
蒯越聞言笑道:“伯言能想到國師已然優於堂上眾人矣!”
蔡夫人此時道:“既然公悌、異度、伯言所見相同,那便依計而行。不知何人願去曹營獻書?何人願去告知各郡?”
帳下宋忠出班道:“我願往曹營送書!”
眾將見宋忠如此積極,這才反應過來去送降書不是什麼丟臉的事,反而是件美差。除了能和未來的主公曹操混個臉熟之外,賞賜也少不了,可惜被宋忠搶了先。至於去通知各郡就是個體力活了,少不了一路奔波,還沒什麼好處,眾人也就不爭了。
陸遜見眾人不去,便搶先一步道:“末將願往告知各郡!”
蔡瑁見兩個差事皆有人應下,便點頭答應。此時又有一將出班道:“荊襄九郡相隔甚遠,末將願與伯言同往送信,免得誤事。”
眾人視之,見此人身長八尺,面如重棗,乃義陽人魏延,字文長。蔡瑁以為魏延說的有理,便讓他與陸遜同往。陸遜與魏延相視一笑,便領命而出。宋忠也拿了降書前往曹營投獻。
曹操未到荊州地界便接到宋忠獻上降書當時大喜,重賞宋忠。並讓宋忠回覆劉琮,若能獻城迎接,將來便命他永為荊州之主。
宋忠得了賞賜十分歡喜,拜辭曹操之後便回荊州傳訊。行至半路,忽然前方一支人馬攔住去路,正是關羽領兵巡視。宋忠迴避不及被關羽喚住問起荊州之事。初時宋忠還想隱瞞,關羽見他說話吞吞吐吐便一再逼問,宋忠無奈只能將實情道出。
關羽聞聽劉表已死,劉琮降曹當時大驚,捉了宋忠回報劉備。劉備還等著劉表傳位劉琦自己好輔政呢,結果聽宋忠說完當時大哭,至於是哭劉表之死還是哭荊州歸了曹操便不得而知了。
張飛怒道:“事已至此,可先斬宋忠,在起兵渡江奪了襄陽,殺了蔡氏、劉琮,然後與曹操交戰。”
劉備倒是也想按張飛所言圖個痛快,可惜他卻不能這麼做,全因為仁義二字束縛。他喝止張飛道:“你且住口,我自有斟酌。”說罷又對宋忠道:“如此大事你等何不早來報我?事到如今殺你無濟於事,你可速去。”
宋忠聞言抱頭鼠竄而去。劉備心中憂悶正要招諸葛亮商議對策,卻有下人來報道:“大公子劉琦差伊籍為使前來,言有要事相告。”
第五十二回 劉表身死失荊州 曹劉孫南戰赤壁(5)
伊籍來見劉備也是為了蔡瑁等人秘不發喪,立劉琮為主之事。劉琦遣伊籍來,便是想邀劉備一道起兵,同往襄陽問罪。
劉備看完劉琦書信對伊籍苦笑道:“機伯只知劉琮僭立之事,還不知劉琮已將荊襄九郡獻與曹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