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大海的人少之又少。只有依靠朝廷出臺更多的政策加經引導,才能讓越來越多的子民出海遠行。所有這些準備工作,都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劉子秋相信,如果能夠在他有生之年再次吃到土豆、玉米、西紅柿和辣椒,那就算滿足了。
整整一年,大漢王朝都在集中精力進行著航海的各種準備工作。一艘又一艘巨大的海船在江南下水,這些海船經過了巨大的改進,除了水密艙,還在船底增加了壓艙石,可以更好地抵禦海上的風浪。另外,大批藥材也被運往嶺南。這些藥材的效用以清熱解毒、驅除蚊蟲為主,另外還有一些治療跌打損傷的藥物。上一次陳稜出海,除了在海中溺亡的以外,就數疾病奪去的生命最多,甚至遠遠超過了戰死疆場的人數。
除了海船和藥物之外,水和食物也是需要精心準備的東西。食物也米麵為主,另外還準備了大量醃肉和醃菜,畢竟這個年代沒有保鮮技術,無法攜帶大量的新鮮蔬菜。當然,聰明的人們也有自己的辦法,他們在船上準備了大量黃豆和綠豆,可以生產豆芽,滿足一些需求。而劉子秋為了讓出海的將士們保持足夠的維生素攝入,甚至大幅削減了供給漠北的茶磚數量。
水手和士兵也經過了專門的嚴格訓練,除了游泳和潛水這些基本技能以外,還要學習救護、滅火、逃生等應急技能。除了士兵和水手,上次陳稜帶回來的那些黑人奴隸也經過了一年的訓練。這些黑人奴隸將會跟隨陳稜的艦隊重返非洲,他們將成為艦隊的翻譯和嚮導。在這一年中,他們學習了更多的漢語,甚至會寫一些簡單的漢字,已經可能跟其他人進行正常的交流了。有了這些人,大漢的艦隊便可以跟非洲的土著部落進行良好的溝通,而這一次,劉子秋交給陳稜的任務就是進入非洲南部大陸深處,尋找那裡的礦藏。至於抵達更加遙遠的歐洲,則是以後的事情了。
第74章 內憂
。5。
劉子秋記得很清楚,在南部非洲擁有豐富的金礦和鑽石礦。雖然他並不清楚這些礦藏的具體位置,但可以派出人馬慢慢勘探。當然,漢軍不可能一下子調動那麼多兵馬前往非洲,但可以從當地土著部落招人。
那些原始部落相當落後,甚至沒有自己的文字,漢軍完全可以一邊傳授他們文字,一邊教給他們先進的農耕技術,從而取得他們的信任。只要和當地的土著部落搞好關係,就可以源源不斷地獲得大量勞動力。跟後世那些殖民者不同,劉子秋不會將這些土著當成奴隸,而是當作工人。這些土著參與勞動是可以獲取報酬的。
為了在當地開採礦藏,漢軍也需要在當地修建一個基地,包括適合漢人居住的城池,儲存礦石的倉庫,供艦隊停泊的港口。這也是一個相當龐大的工程,但是必須去做。因為劉子秋的最終目標是開闢一條直抵歐洲的西部航線,在非洲建立一個補給基地,可以滿足艦隊長期航行的需要,還可以作為傳遞訊息的中轉站。至於南亞一帶,因為那裡有許多王國,艦隊的補給問題完全可以透過貿易解決,倒不需要建立專門的基地。
中興七年四月,陳稜的艦隊離開了嶺南,再次踏上了前往西方的征途。整支艦隊由一百艘大型海船組成,水手、士兵再加上隨軍醫士、僕從,總人數超過十五萬,規模接近上一次遠航的十倍。這一次,劉子秋下了極大的決心的本錢,不僅希望陳稜能夠找到南部非洲的礦藏,還希望他能夠分出一支艦隊抵達遙遠的歐洲。因為劉子秋得到訊息,波斯發生了變故,尋找新商路的計劃已經刻不容緩。
隨著薩珊王朝跟拜占庭帝國之間戰爭漸近白熱化,拜占庭皇帝希拉剋略終於按捺不住,在中興五年年底組織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對薩珊王朝宣戰,試圖收復敘利亞,奪回安條克城。結果在安條克城下被沙赫巴勒茲和沙欣兩路夾擊,大敗而回。這場戰鬥結束以後,庫思老二世野心更盛,波斯軍隊也是所向披靡,一年時間便先後攻佔了耶路撒冷和亞歷山大港,又佔領了整個埃及。
這時,薩珊王朝的實力已經達到了巔峰,總人口更是擴充到了一千九百七十萬人。而經過幾年的休生養息,大漢王朝的總人口也不過才恢復到兩千三百萬人。當然,大漢王朝的這個人口數並不包括漠北四大可汗所統領的數百萬牧民。那些牧民同樣都是大漢的子民,只不過他們的自由度稍高一些而已,也不需要向朝廷繳納賦稅。
到目前為止,大漢王朝與波斯薩珊王朝之間相處得還算平靜。大漢的使臣到達薩珊王朝的首都泰西封以後,也能受到庫思老二世的盛情款待,大漢商人在波斯的交易也受到當地官府的保護,也沒有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