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3 / 4)

,以追取應得之平等自由,以洗女界之舊汙,發揚女權,以追求人類最高之幸福。”文章論述了婦女在封建社會的悲慘地位,高歌了古今中外巾幗英雄的從戎偉績,動員中國女子在男子們已衝鋒肉搏於血泊之時,趕快拿起武器,“須知權力歸於最大努力者”。

該刊首倡女同志軍思想,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反響。許多女青年千里迢迢來到廣州,堅決要求參加革命軍。金慧淑女士即是其中一個。她先後上書蔣介石、廖仲愷和軍校政治部,並親自到黃埔軍校要求參軍。她在信中寫道:“若貴校不能收為正學生,情願為旁聽生,吃食服裝自備,多一人聽講恐不礙事耳,一腔熱血統希鑑原。”(載第6期)女同志軍問題招來很多非議,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進行大肆詆譭,大叫“以滿足男子性的需要,這是萬萬不可能的。”(1925年7月13日廣州《民國日報》)李之龍《陸軍軍官學校招收女生問題》(載第6期)一文立即反駁道:“用侮辱男性或侮辱女性的言辭來反對軍校招收女生,是為我們所不齒的。若是在女子體格上說,或是在管理不便上說,那就很值得我們來討論。”文章用充分的說理論證了招收女生的可行性,回擊了那些流言蜚語的攻擊。原來並不贊成女同志軍的廖仲愷在爭論最後也明確表示:“只要那位女子身體強壯,真能吃得下苦,我也是同意的。”

黃埔軍校政治部對女子從軍問題極表同情,在校內壁報上發表了關於招收女生的提議,星期特刊發表“女同志軍”專號以為宣傳。《中國軍人》雜誌就此作了大量的介紹,極力促進女子們衝破封建綱常的束縛。

由於受各種條件限制,女同志軍的提議在當時並未能成為現實。但《中國軍人》雜誌倡導的女同志軍思想,一經植根於民眾,就變成了任何勢力也阻擋不住的社會力量。一年之後,武漢分校在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下,向全國公開招收女生,數百名女兵第一次出現在中國歷史的舞臺上。從此起,中國女兵披荊斬棘,開闢了在軍事領域男女平等的嶄新天地。

此外,《中國軍人》雜誌也存在有不足之處,如:對蔣介石勒令解散“青軍會”,顯得措手不及,反擊無力;對廖仲愷被刺案,幾乎沒有什麼悼念文章,等等。但該刊所做出的貢獻遠遠大於這些缺陷,特別是對黃埔軍校建設和國共兩黨建軍在理論、思想、組織等方面所起的奠基作用已經被歷史所證明。

第十二章 考辨畢業證書(1)

第十二章 考辨畢業證書

黃埔軍校第1期共有學生600餘人,在學習期滿時領取了畢業證書。但由於戰火紛亂、年代久遠等原因,儲存下來的畢業證書現見到的僅有數張。然而,這幾張同屬黃埔軍校第1期步兵科學生的畢業證書,卻有3種完全不同的樣式,不能不讓人質疑。難道說這幾張畢業證書有真偽之分?為此,筆者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曾用3年多時間到廣東、湖北、江蘇、安徽、浙江、四川、山東、北京等地,走訪各地黃埔同學會及紀念館,對當時健在的多位黃埔第1期老人和黃埔軍校史研究專家進行訪問,得知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結緣黃埔,由考辨畢業證書開始

1986年11月初,筆者由南京到廣州,開始大學畢業實習,按照學校的統一部署,我們這批同學一行18人此行的主題是採訪和研究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歷史。11月6日,我們踏上了位於廣州市東郊黃埔區的長洲島,參觀黃埔軍校舊址。那時,軍校遺址紀念地還在籌備修建中,所展示的內容很簡單,但展品多是原件,尤為珍貴。就是在這天的參觀中,筆者看到展櫃中同是黃埔軍校第1期畢業生的文憑卻是兩種樣式,很是詫異。由於我們這些軍校學子即將大學畢業,或許是對畢業證書有著特殊的敏感性,更由於學習的專業正是中國現代史,所以筆者對黃埔軍校第1期畢業生的這兩種文憑產生了疑惑。詢問中,紀念館的工作人員和廣州市的文史專家都未能清楚地解釋其原因。

本書作者1986年11月訪問黃埔軍校舊址留影出於好奇和專業學習研究的需要,此後接連幾天,筆者從市區又多次獨自去了黃埔島,仔細考察紀念館中所展示和收藏的各種畢業證書。紀念館領導和工作人員給予筆者特別的關照,將這些文物展品從庫房和展櫃中取出,讓筆者拍照和量取尺寸,進行反覆比較。在此特別要表示感謝的是具體負責此館工作的郭紅女士,當時這位年輕靚麗的姑娘遵照館領導的指示,熱情接待了筆者。她對工作盡職盡責,那天的午飯也沒有來得及去吃,為筆者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對她的敬業精神和真誠善良,筆者一直心存感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