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事;簧英鎮播州。姜練鎮拳陵,皆參知政事;荊玉鎮永寧,商希孟鎮黔南,皆宣慰使。聞劉浩然稱帝北伐,遣使負糧食萬石,布帛千匹。以資北伐,並求通好與大明。
當時劉浩然正全力北伐,無心他顧,加上對明玉珍如此識大體,用實際行動支援北伐非常讚賞,便收下東西,同意與夏通好。
大明北伐軍一路上勢如破竹,在非常短的時間裡便攻陷大都,逐走元廷,佔據北方諸省,顯示出無與倫比的強大軍事實力,讓明玉珍心懷畏懼,於是便累累遣使至南京,求以藩屬國安之。對於這種分裂割據的行為,劉浩然當然不答應,但是由於明軍主力一直在北方與北元對耗著,一時半會難以抽調兵力南下平定巴蜀,便拖而不決。
明玉珍也猜出劉浩然的心思,開始加強對東邊和西邊的防禦,憑藉地理天險設下幾道防線。明歷二年。明玉珍因病去世,臨終前遺囑臣下固守川蜀,勿進取中原,並密囑其太子明升機要。國喪過後,其子升繼位,改元開熙,上謐號欽文昭武皇帝,廟號太祖。
明升即今後,以劉禎為相,一直謀求與大明通好,此次劉湛出使南京,所為還是想與大明保持現狀。
不過劉湛來到南京,依然沒有享受到外務部招待的待遇,而是由戶部招待,其中味道,頗有才學的劉湛自能體會,不過讓他感到一絲期望的是劉浩然在高麗金英浩之前接見了自己。
“你主珍公據於蜀,各郡臣民遺暴元青巾之虐,百無一二。珍公致躬行給,興文教,闢異端,禁侵掠,薄賦斂,一方鹹賴小康焉待到劉湛禮畢之後,劉浩然首先對其主明玉珍感嘆讚賞了一把。
“我曾聞珍公瞼葬品除隨身衣物外,惟一能算作金銀珠寶的只有一隻金盃和兩隻小銀徒,而且那還是天完帝徐公所賜。如此儉樸之君,實為我等之楷模,未能一見珍公,實為我此生之憾事!”
聽到大明皇帝如此讚賞自己的先主,做為臣子的劉湛當然要大禮叩謝,但是一想到這個皇帝只是一個勁地誇先主,對自己當今主上卻一字未提,這到底賣的是什麼藥,難道他已經清楚地瞭解到當今巴蜀夏國的現狀?
劉浩然當然清楚夏國現在的現狀,明玉珍是個有為之君沒錯,但是他的兒子明升卻是個平庸之才,加上明玉珍去世的早,才三十多歲帆與崩了。與他,起打江山的大將重臣們個個都還是壯年”氈!”雖然對明升還算忠心,但是他們對朝政的影響力卻日益加重,加上沒有上方的約束,不可避免地開始謀起私利來。現在巴蜀夏國治下的百姓,有四分之一已經成為夏國武將官員們的莊戶,也就是私產,大半的良田也流入這些人的囊中。
看到這份探子發回的細報,劉基曾感嘆道:惜其不能謹之於始。私家倍於公室,倉簾空虛,故不能展其疆界,難持其國。意思也就是明玉珍雖然一心為民,可是在世的時候沒有制定出一整套完整的體制對重臣加以制衡,結果他一去世,所做的一切就白費了,現在的巴蜀夏國是幹弱枝強,更加沒有實力對抗大明瞭。
“我敬珍公,也意欲保其子嗣,而今天下一統勢在必行,而巴蜀內憂外患,明升侄兒之才難有回天之力。不如早降,我定可保其富貴連綿。也可讓珍公在天之靈以慰
待到劉湛又一次禮畢,劉浩然開門見山地說擻
劉湛一聽,有如五雷轟頂,他總算明白了大明皇帝的真正用意,在其心裡,巴蜀夏國只不過是割據之的。這位立志一統天下的皇帝怎麼能負許這種事情發生了,就算夏國再進貢更多的金銀珠寶,姿態擺得在低卑。依然阻止不了其決心。
想到這裡,劉湛的僥倖心一掃而空,剛才還因為自己在高麗金英浩之前得到接見的興奮也變成了難過,原來在這位大明皇帝心中,自己的夏國再如何也是內政事務,除了速速投降就是兵戎相見,實在沒有什麼好說了,而高麗是藩屬國,有的是話說,晚見一會又何妨。
“陛下,我夏國願世代為大明屬國。不敢有絲毫二心,請陛下念及巴蜀之地百姓難得安養數時,求不要綿及戰火於其身。”劉湛還想再努力一把,伏倒在地,痛哭流涕道。
“信翁先生”。劉浩然上前扶起了劉湛道,“你雖是江西人士,但是僻居巴蜀多年,已視此地為故里,百姓為鄉親,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巴蜀自前秦之時便納為王朝版圖,世世代代未曾割離,而今我若是允你夏國割據為屬國,我便是千古罪人,此等大惡,我是萬萬擔當不起。另我大明王師,一統天下,上承天理,下順民意,乃是大義所為。且我明軍軍紀森嚴,視百姓為父母。安敢有擾地方?反倒是你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