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2 / 4)

小說:帝國的覺醒 作者:冷如冰

告急。根據戶部目前掌握的材料,估計今年江南的糧食產量僅能達到正常年份的一半,北方的形勢則可能更為糟糕!”

“情勢有這麼嚴重嗎?”蕭弈天疑惑地問,“我們不是早就在作準備了嗎?難道從南洋各國調集的糧食不夠嗎?”

蹇尚惟有報以苦笑,“大人,您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如今天下大旱,那麼點糧食哪裡夠得了呢?中土兩京十三司,正常年景的糧食總產量超過十三億石,而今年能有七億石就不錯了,這六億石的差額該如何填補呢?如果想靠海運的話,姑且不論那些南洋小國是否有如此龐大的生產能力,光是運輸就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大難題!我們假定海船一年之內可在產糧地和卸裝港口之間往返六趟,則需要千料船十萬艘之多;還不說把這些堆積如山的糧食分散運往各地糧倉又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聽戶部主官這麼一說,蕭弈天和其他的大學士們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蕭弈天皺起眉頭問道:“那麼蹇侍郎,難道我們就對這場危機毫無還手之力嗎?你是主管經濟的,不會沒有應對的辦法吧。”

蹇尚道:“大人也不要太過擔心,雖然今年糧食大量減產,但據我們的計算卻並非不足維持民生。以我國目前在本土的人口,單是維持的話每年大概需要五億石,這個數字已經考慮到了日常損耗和其他用途。”

蕭弈天鬆了口氣,“這樣的話還有什麼問題呢?我不是已經下令降低田賦了嗎?實在不行免去重災區的賦稅也未嘗不可。”

蹇尚道:“大人,事情並不這麼簡單。六億石糧食的確足夠全國百姓食用,但前提是能夠分配到所有人手中。帝國的賦稅平均每畝地不過七到八升,實際上並沒有造成百姓多大的負擔,就算全部免去也無足輕重。”說著,他從袖中摸出一張摺子遞了上去,“這是戶部的詳細核算,請大人過目。”

蕭弈天仔細審視著戶部的報告,一面點頭道。“嗯,你繼續說下去。”

“在江南蘇松嘉湖等重稅區,一畝上等良田可收穫糧食七石有餘,而田稅約為一石五斗,但是佃戶需要向地主交納的地租卻高達五石以上。也就是說,一畝田產出中兩成為帝國徵收、五成為地主所得,留給農戶自己的不過三成。其他地區田稅和地租都相對較輕,可農戶留下的也不會超過五成,再加上田地貧瘠的原因,實際收入反而遠少於江南。這為數不多的糧食除了自己食用以外,還必須留夠賣掉換錢維持家用的部分,民間疾苦蓋源於此。像今年這樣的災荒季節,地主們自然都會囤糧待價而沽,從而引發各地米價飛漲,貧困人家恐怕就只有翹首以待國家的救濟了。”蹇尚嘆口氣,又道:“另外,各地皇莊和官田大多是免稅的,一些富戶便往往透過賄賂地方官來鑽這個空子,不但國家財政受到損害,也間接加重了佃農和自耕農的負擔。按照帝國的一條鞭法規定,田稅以白銀為唯一繳納方式,但農戶賣出的糧食通常是以輔幣銅錢為結算單位的,這就迫使他們必須向官府或富戶兌換。地方大戶勾結官府,以一貫銅錢一兩的官價囤積白銀,而兌換給農戶時卻要賣到1200甚至1500錢一兩。您別看這數量不大,全國3000萬石田稅加起來可是足足有上千萬兩的可漁之利!”

蕭弈天鄭重地抬起頭,“別賣關子了,把你早就想好的對策說出來吧。你是想借災荒之際整肅帝國的財政制度對嗎?”首相的嘴角微微一鉤,“你這招借題發揮我可熟悉得很啊。”

蹇尚點點頭,“是的,大人,我已經整理出一些初步的想法。首先,減輕農戶負擔問題,可以透過國家立法來限制地租的最高比例為兩成五分。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佃戶的生活水平,比減稅要有效得多。第二,調整田稅徵收方案,田稅由地契持有者支付,稅額以土地過去三年產量的平均值為標準,原則上貧瘠者輕膏腴者重地少者輕地多者重。第三,改革稅制杜絕富戶逃稅,可令天下皇莊官地與民田一同課稅;設立獨立運作的錢糧稅務衙門,直屬戶部不受地方官府節制。第四,穩定市場,將銅錢的價值強制確定為1000錢恆等於一兩白銀。錢糧稅務衙門以銅錢為單位徵收田稅,兌換成銀兩後上繳國家財政。嚴格監管銅錢的發行和流通,稅務衙門兼為官方銀錢兌換機構,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合法兌換。民間凡私自熔燬仿製銅錢或以私價兌換銀錢或拒絕接受銅錢支付者,一律依法嚴懲不貸。第五,制定賑災法令,在緊急情況下帝國官府有權向擁有百石以上糧食庫存的富戶強制購買糧食。收購價以當地過去三年同期糧食價格的平均值為參照。”

蕭弈天把目光從手中的文捲上移開,疑惑地盯著蹇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