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1 / 4)

小說:帝國的覺醒 作者:冷如冰

“倭寇?”這次輪到慕容信光大吃一驚了:“我少年時在荊州就聽說沿海諸州府已經十餘年未聞倭患。這才不過短短數年,怎麼形勢竟會變成這樣?”

“是這樣——”蹇尚解釋道:“沿海的倭患其實從來就沒有平息過,即使在戚繼光大帥坐鎮浙江,親率大軍圍剿之時,仍有零散的倭寇在沿海島嶼活動。他們利用與當地盜匪的密切關係繼續從事走私活動,同時四處流竄逃避官軍追捕。後來北方邊防吃緊,戚帥奉調前往薊州,他的繼任者無力也無心繼續與倭寇的長期作戰,最終與他們達成了妥協。

“倭寇犯邊的最初目的在於與我朝重開商貿,倭奴國小民貧,急缺各種生活用品,而其國中又盛產白銀,因此往來貿易有厚利可圖。由於過去倭國朝貢使團魚龍混雜劣跡斑斑,朝廷下詔禁止與其通商。一些海盜私商貪利忘義,勾結倭國武士劫掠我國海疆,終於釀成大患。依在下之見,要根除倭患,必須得雙管齊下:其一,提精銳水師,襲破倭人營寨,進而登陸倭寇本島,以雷霆萬鈞之勢迫其國主屈服,仿朝鮮例俯首稱臣;其二,重開與倭國貿易,這樣不但可獲得鉅額利潤,也可以降低帝國工業對印度洋航線的依賴程度——當然,只有帝國商人才能得到貿易許可。這樣一來,便可一勞永逸地解決倭患了。”

“現在朝廷對商人的限制太多了。”於慶豐嘆道:“本土商人在社會上毫無政治地位,更得不到帝國的扶持和保護,還隨時可能被貪官汙吏勒索盤剝,也難怪這些私商們要鋌而走險觸犯刑律啊。”

舒時德點頭同意道:“別的尚且不論,就說嘉靖年間圍剿倭寇的數十年中,海防總兵官們不辨良莠無論忠奸,將犯邊倭寇與本國私商一併盡數剿滅,雖然重創了敵人銳氣,對本朝商業也造成了不小的損害,更激起了民間的強烈仇恨和牴觸。唉,倭寇不熟地理,若無內應即寸步難行,要是他們在殲滅倭寇的同時對本國商人加以扶持,倭患又何以致數十年不滅?”

蕭弈天仰起頭,眯著眼望向空中變幻不定的雲霞,腦海裡突然產生出一個疑問:“倭患危害我朝海疆前後近兩百年,曾多次深入內陸攻取城池,他們到底有多少常備武裝部隊,又擁有怎樣一支海上勁旅?”

蹇尚笑了笑,“於參謀,你是久經戰場的行家,你來說說吧。”

於慶豐斟酌了片刻,道:“據我所知,僅是在浙江地方便設有十六個衛所和四個千戶所,麾下主客兵總計二十萬。而南京留都兵部尚書轄下的守城兵力約有十二萬,一應水陸戰具無數。倭寇能夠縱橫我大明海疆數十年,殃及沿海六省,劫掠衛所鄉鎮過百。依在下之見,其中裝備精良能征慣戰的精銳兵力應不少於二十萬之數,艦隊規模當尤在我軍之上,如此方能一次集中數萬軍力發動突襲。”

蹇尚忍不住笑了起來:“這下你可猜錯了!倭寇入犯的部隊,多不過兩千,少則數十,他們的船艦大小不足千料,甚至還比不上海防衛所的巡哨戰船。”

“以兩千人兵力深入湖廣內地?這不可能!”蕭弈天等齊齊驚呼起來。能在百倍於己的兵力包圍中從容出入,而對手還是威震寰宇無敵天下的大明帝國正規軍!這該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啊?最可怕的是,這支軍隊居然就出沒在帝國大門外,隨時威脅著帝國的龐大海上利益甚至包括帝都本身的安全。

“他們的裝備有多先進?”於慶豐試探著問道:“也許我們可以找門路向他們購買一些回來研究仿製。有了這些樣品,我們可以很快武裝一支更強大的海防艦隊。藉助數量的優勢或許可以阻擋他們的下一步進犯。”

“當然,我們還需要對他們更多的瞭解。”蕭弈天補充道:“這次任務結束後我們就去日本,一定要得到第一手的詳盡資料。”

“可是如果倭人那麼厲害,戚南塘將軍是怎麼打敗他們的?”慕容信光也猶豫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與倭人作戰未嘗敗績,是嗎?”

蹇尚笑得越發得意了。“誰說過倭寇厲害了?他們的裝備甚至還比不上普通的帝國軍隊呢,戚將軍從義烏鄉下召募了幾千民團礦工就打得他們落花流水,只短短一年中便肅清了浙江境內的所有來犯倭寇。”

眾人都露出一幅上當受騙的忿忿表情,唯獨蕭弈天臉色陰沉了下來。“蹇尚,你是在向我們暗示帝國軍隊的現狀嗎?”

“大人英明。”蹇尚收起笑容,一本正經地回答:“現在的帝國軍隊已不再是洪武永樂年間的王霸之師,不再是靖海侯麾下所向披靡的精銳勁旅。我們的帝國實在是老了,垂暮的死氣已經蔓延到了王朝的每一個角落。就說這海防大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