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何一個國家去實現富強,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實現富強。中國必須建立自己相對獨立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必須擁有自己的鎮國之寶——原子彈和導彈,必須自己掌握高科技,這是任何一個別國所不能替代的。“不然一旦風吹草動,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支援我們完全解決問題。”《周恩來經濟文選》第339頁。針對蘇聯的所謂“國際分工論”,周恩來指出:“蘇聯同志不瞭解,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不搞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是不成的。”同上書,第330頁。針對國內有些人完全依靠蘇聯的想法,周恩來說:“我們要靠自己,有蘇聯和人民民主國家的幫助當然很好,沒有蘇聯和人民民主國家的幫助,我們也要建設社會主義。”同上書,第329頁。“我們這麼個大國,不可能設想一切要靠蘇聯幫助來解決問題。如果靠到蘇聯身上,蘇聯根本不能擔負。”同上書,第403頁。
第二,任何損害中國獨立的外援是絕對不能接受的。1958年7月31日至8月3日,赫魯曉夫到中國訪問,要中方答覆不久前蘇方提出的“關於建立聯合艦隊與長波電臺的建議”,妄圖控制中國,當即遭到毛澤東、周恩來的嚴正拒絕。此後,中蘇關係漸趨疏遠。1959年6月,蘇聯單方面撕毀了1957年10月15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政府關於生產新式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以及在中國建立綜合性的原子工業的協定》。對此,1959年7月,周恩來指出:不理他那一套,自己動手,從頭摸起,準備用8年時間搞出原子彈。1960年7月11日,周恩來批示,發展科技,突破尖端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立足國內”的方針。在一要、二學、三買、四鑽的四個方面,他特別強調“鑽”:“不管要到、學到、買到與否,或者多少,主要還靠自己鑽研,自己不鑽,不僅不能有獨特的創造發明,而且也不能把要到、學到、買到的用於實際和有所發展。”參見《聶榮臻回憶錄》(下),第807—808頁。實踐證明尖端科技國外是不會轉讓給我們的,只能靠自己去攻關,去拼搏,去創造,“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立足國內”是完全正確的。全國人大三屆一次會議上週恩來說:我們能不能自力更生地攀登科學技術高峰,這不僅在國外而且在國內,都是有人懷疑的。但是,隨著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現在應當是掃清一切自卑感的時候了。我們希望全國所有從事科學技術工作的同志們,樹立雄心壯志,大膽發明創造,一個又一個地攻破現代科學技術的尖端,為祖國作出更加偉大的貢獻。
第三,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立足國內,不等於盲目排外、閉關自守。周恩來指出:科學技術不分國界,對全人類都是有用的。我們要向一切國家的長處學習。儘可能迅速地用世界最新的技術把我們國家的各方面裝備起來。只要我們放眼世界,博採眾長,努力拼搏,就可以加快科技發展的步伐,突破尖端,後來居上。他說:“我們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但是我們有先進經驗可以學習,有最新科學技術成果可以利用,這樣可以擴大我們的眼界,所以我們前進的步伐可以加快。”《周恩來選集》下卷,第412—413頁。怎樣學習、利用?其一,要重視科學技術的情報資訊工作,及時掌握國外科學技術發展的情報資料,知道哪個地方哪門科技是最先進的,明確學的物件。在周恩來關心下,中國科學院建立了情報所。1963年周恩來領導制定“十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時,科學技術情報工作被列為重點之一。科技情報資訊工作的發展,在學習、利用國外先進科學技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二,從人才培養方面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按照我們所最急需的門類,派遣專家、優秀的科學工作人員和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出國學習、取經。請國外專家來中國傳授知識。從技術裝置方面採取引進的辦法。50年代,周恩來領導了從蘇聯引進技術、裝置的156項重點工程的建設。他要求認真學習和推廣這些專案“從設計、施工、安裝直到開工生產的技術經驗”《周恩來經濟文選》第185頁。。60年代和70年代,周恩來領導了從西方發達國家引進技術、裝置的工作。1974年,周恩來針對我國廣東、上海、東北能源短缺的狀況,十分關心核電站引進考察情況,要求早日引進核電站。實踐證明,他的想法是完全正確的。其三,向外國長處學習,從國外引進先進的技術裝置,要同創新結合起來。50年代,周恩來指出:“要獨立思考,避免盲從,不要迷信。”同上書,第257頁。60年代,他進一步指出:“外國一切好的經驗、好的技術,都要吸收過來,為我所用。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