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廷支應局督辦,為皇室的後勤操辦一切,每日忙前跑後,辛苦異常。慈禧寫了幾張福字賞賜近臣,許涵度也得到一張。要說慈禧寫的字可真不賴。許涵度手裡這一幅太后真跡完全可以藏之名山傳之後人的。但太后在屋子裡的一句話讓許涵度更為感動,慈禧說,最近你清減了,首郡政繁,勞苦可知也。這句話讓許涵度跑的更歡了,他知道。太后金口誇獎,升官指日可待。
從古至今皇室因某種原因流亡外地不乏其例。一般的規律,皇室流落於外,當權者的性格一般會變化,變得平易近人,變得溫和。慈禧確實表現出變化的一面,如今視生民為草芥的太后已經流落至太原這個土哄哄的城市。慈禧的脾氣確實好了許多。因為她處於極端的憂慮中。
在太原寒冷狹窄的“行宮”中,慈禧享受不到昔日每餐百道菜餚的豪奢了,屋子裡也沒有了幾大缸南方水果發散的馨香,房內飄散著的是炭煙嗆人的味道,慈禧像一個農家老太太一樣坐在炕上默默思索,思索著自己的日子該怎麼過。
過日子當然第一要想的就是錢。小百姓是這樣,朝廷重臣乃至皇帝太后也是這樣。慈禧作為皇太后,每年“掙”多少錢那是有定例的。按照《欽定宮中現行則例》,慈禧一年的俸銀為黃金二十兩,白銀一千兩。這個當然不包括衣食住行,比如她的衣服,那也是有成例擺在那裡,什麼季節做幾件什麼衣服,都有明確的規定。發給慈禧的錢。完全可以自由支配,比如接濟親戚家人,包括打賞下人。二十兩黃金和千兩白銀對於一個小戶人家來說,已經是一筆鉅款。在京師購一套相當不錯的四合院足夠了。但對於慈禧來說絕對不夠,她每年花銷都在四十萬兩以上(不包括規定的衣食住行)。這些錢來自何處?慈禧自有自己的辦法,主要一個渠道就是賣官。雖然她嚴禁宮內嬪妃們賣官鬻爵,但她對此卻樂此不疲。**制度就是這樣,上位者可以,下級就不行。官員們可以,百姓就不行。慈禧一直惦記著他存在大內的小金庫是否安全,聽慶王帶來的訊息說,洋兵們闖進了前三殿,但他們並未進入內廷,留守的嬪妃宮女也沒有受到騷擾凌辱,至少小金庫並未落在洋人手裡。但這並不等於那筆銀子安全,歷來家賊難防,誰敢保證留守的太監宮女甚至嬪妃們手腳乾淨?
對於國家大局,她這位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其實並不太上心,實際上她也處於失控的狀態,洋兵們還盤踞在京師,慶親王作為朝廷代表也跑到了太原。國家的權力處於失控狀態。
慈禧這段時間琢磨的除掉她的銀錢,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洋人的態度,究竟如何善了北京的事?慈禧知道她算是得罪了洋人了,她不知道自己會受到洋人什麼樣的懲罰。在慈禧心裡,洋人是惹不起的一群人,北京事件再次證明了這一點。洋人要報復是一定的了,經歷過大風大浪的慈禧心裡很清楚。咸豐朝燒掉了圓明園,這回他們不會將紫禁城給毀掉吧?據慶親王的奏報,聯軍已經開列出懲辦的名單,全是帝國的重臣,名單上究竟有誰,慶王也不知道。不過,聯軍可是說了,名單上的,都是從犯,真正的主犯還沒有列呢。
主犯是誰?慈禧心知肚明。洋人會如何追究?以慈禧對洋人的瞭解,殺頭的可能性很小,洋人別的不提,對女人的尊敬可是中國比不上的,怎麼會砍女人的腦袋?但會不會再像戊戌年,鬧騰著要還政於帝?
一想到自己的權力受到威脅,慈禧就心痛萬分。從二十七歲守寡至今,支撐慈禧度過數不清的激流險灘走到現在的,就是權力。那是她生命裡最重要的東西,假若權力被剝奪﹍﹍慈禧簡直不敢想下去了。
還政於光緒是不能考慮的。這個親外甥實在讓慈禧傷透了心。自己將他當做親生兒子帶著,怎麼就與自己不一條心呢?竟然想著借兵囚禁自己,真是喪了天良。洋人扶持光緒復辟會是什麼結果?給譚嗣同正名?將康有為請回來?將自己也囚禁於瀛臺等死?光緒下臺,慈禧也不可能學武則天。她必須再立一個愛新覺羅氏的皇帝,這個人就是已立的皇儲溥儁,端郡王載漪的兒子。溥儁原先雖然沒有什麼令慈禧感到滿意的才華,但也沒有什麼劣行,但現在卻傳來“調戲宮女”的閒話,讓慈禧深為厭惡。閒話畢竟是閒話,慈禧也不會為此去證實,但慈禧剛任命的山西巡撫岑春煊查封太原某戲班子的事,確實連累到了溥儁。這位大阿哥竟然與官軍爭座位而打架,帶著一幫太監動刀子。幸而又岑春萱帶的甘軍阻攔,沒有釀成大亂,否則真是不堪設想。將祖宗江山交給此人,慈禧實在有些不放心。
慈禧再次琢磨起奕劻所說的那份名單來。剛毅是肯定有的,但他已經死了。毓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