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的笑意消失了,心道若是國力強於他們,還會落得朝廷流浪於外?
“所以學學西洋人的一些辦法是可以的。小臣以為朝廷深謀遠慮但是,”龍謙做了個很長的停頓,引起了榮祿的不滿,剛要出言,龍謙終於接著說了。“家祖移居海外。但祖訓決不可數典忘祖。洋人自有其文化,比如節日,與我中華概不相同,更遑論飲食穿衣了。家祖移居海外。自然免不了用洋人的習俗。但擔心子孫忘本。總是設定一些禁令,如全家不過洋節,仍以我中華流傳數千年的節日為節日。居家不講洋話,永遠使用鄉音,進而提醒家中晚輩,永遠以三綱五常為倫”
“喔,令祖真是深謀遠慮。”榮祿讚道,“難怪你如此忠於朝廷。”
“所以,小臣以為,無論科舉、交通、遊學、刑獄、稅制等等,皆可學習西洋。但學習之前,必須深刻理解洋人為什麼做的好,我們為什麼有缺陷。然後方可施行。尤其應當謹守一個大原則,那就是謹記‘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八個字”
“慢著,你最後的八個字再說一遍。”榮祿站起來。
龍謙又說了一遍,“張香帥不是早已提出這個提法了嗎?”看榮祿激動的神情,龍謙有些迷茫。這個提法很有名啊,難道榮祿沒聽說過?
“張之洞前年上勸學篇,將舊學為體,新學為用,很得太后賞識。但論精闢,哪裡比得上你總結的八個字。中學不等於舊學,西學也不一定是新學。”榮祿興奮地搓著手,“龍謙,老夫知道你是念過書的,回去寫一道摺子,說說你對變法的看法,儘快地交給我。”
滿清可是炮製文字獄的高手,龍謙有些為難,“大人,龍謙一介武夫,說說練兵,還有些心得。若是講國家大事,怕是牛頭不對馬嘴”
榮祿被龍謙逗笑了,“牛頭不對馬嘴也不怕,就照你剛才所想寫就行。你來自海外,文法禮儀難免疏忽,想來太后也不會怪你。”榮祿板起了面孔,“龍謙啊,我知道你有心於王事,此時關乎你的前程,好生去做!另外,太后會見你,你儘可將胸中所思奏於太后,此番太后交給你魯南兩府之地,老佛爺可是記著你誇過的海口呢。”
誇過什麼海口?不就是自己說過,只要有一府之地,不要朝廷的一分錢,就可以練成一支強軍嗎?
“卑職深知,沒有大人的扶持,龍謙絕不會蒙受太后的如此重用。卑職記得當時表的態,此番到魯南,一定勵精圖治,革新逐項弊端,為朝廷中興大業殺出一條血路來!”
“好一個殺出一條血路!就是這個意思!魯南地瘠民貧,匪患嚴重,若是你到魯南有所作為,天下州府,八成以上,沒有做不好的道理。太后那邊,你無須擔心,老佛爺很是喜歡你呢。”
“卑職心如明鏡。大人的恩情,卑職定當報答。”龍謙不敢說過分的話,榮祿的出身與履歷,決定了他與慈禧的立場完全相同。說過了頭,比如說將魯南打造成榮祿的地盤,將威勝軍右翼成為榮祿的私軍,反而會引起榮祿的不安。而且,貌似這個心機深沉的重臣也沒兩年好活了﹍﹍
回到臨時住所,龍謙絞盡腦汁去完成榮祿佈置的“作業”。用繳獲的鋼筆起草著奏摺,一些吃不準的繁體字就空下來,想著自己的未來,不覺到天光大亮。
龍謙這篇“建議書”大約四千字,涉及九個方面的問題,即:1、改學制,罷武科和酌改文科;2、定律法,尤其是路律、商律、礦律和交涉刑律;3、裁綠營,編練新軍;4、廣軍實,有計劃地設立槍炮廠及彈藥廠,以達到自用有餘;5、廣識見,多編譯外國新書,尤其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書籍;6、改幣制,推廣銀元,並嘗試與美元或英鎊掛鉤;7、實農業,興水利。以求農業自給有餘;8、推行郵政,推廣電報電話,以求資訊傳達快速準確。9、崇節儉,杜絕奢華。
其實這些都是空洞的套話!可是既然是上奏的文稿,龍謙又怎麼能別出心裁引起朝廷的警惕呢?這幾條意見裡,龍謙根本沒有講練兵之事。他反覆琢磨了慈禧看到自己的“意見”的反應,確認無妨後便定稿了,龍謙請教吳永填上那些吃不準的難字,第一時間便交給了榮祿。
龍謙並未研究過戊戌變法的內容,也沒人跟他詳細介紹過。他倒是問過吳永。身為縣令的吳永也說不清楚。可見康梁變法的缺陷了。寫畢。
臘月二十九,慈禧意外地召見了龍謙和吳永。本以為年前不會陛辭的倆人匆匆趕至行宮,沒有皇帝,只有慈禧端坐在御座上。作陪的大臣只有白鬚白髮的王文韶。倒是慈禧的御座後面。像影子一般寸步不離的李蓮英旁邊。站在一個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