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3 / 4)

小說:大錦衣 作者:吹嘻

人。

陸松平日裡不喜參與政治鬥爭,在朝廷中從不拉幫結派,僅僅跟隨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步伐,深得皇帝信任,同時作為陸炳的父親,兒子也為他加了不少分。

儘管表面上看起來陸松是憑藉興王府老人的身份上位的,這幾年更有父憑子貴上位,但是實際上陸松乃是一隻老奸巨猾的政治狐狸,甚至是一隻鯰魚精滑不溜丟的,讓人抓不住邊際。所以,從他嘴裡能夠聽到對夏言的評價,與段清風的看法不同,段清風倒是好奇得很,想要聽上一聽。

第九十四章 生子當如段清風

“夏言前些日子上疏,說要分開祭祀,把每年冬至日的祭天地儀式分離開來,單獨祭天。張璁也是,都身居內閣首輔了,卻還願意搭理夏言這等人,視而不見不就得了,非要跟夏言吵作一團辯個高下。本來炳兒大殺貪官之後,全國開始的反腐倡廉和收歸世襲勳戚莊田的大策略一直執行的很好,張璁功不可沒。全國經濟慢慢開始復甦,頗有中興和煥然一新之態,現在只怕跟夏言一戧火,又要耽誤了。哎,張璁是條瘋狗,夏言沒事兒惹他幹什麼。”陸松嘆了口氣說道。

段清風笑了,陸松疑惑的看著他,段清風說道:“也不怪張璁發瘋,這事兒是夏言動了張璁底線。”

“何出此言?”陸松笑著看向段清風,眼中滿是讚賞,看來他也想到了,只是想看看段清風是否和自己想到了一起。

“張璁靠著辯論禮學起家,當今聖上以禮治國,夏言不是搶人家飯碗博上位嗎,換做是我我也得急眼。”段清風道。

“好,清風,你若入朝為官定是大才,問題看得真透徹,片刻之內就能把問題分析的如此清晰,直透本質,伯父我佩服。”陸松道。

段清風抱拳曰:“伯父謬讚了。”

“這麼說你一點也不為過,你就是大才之人。好了,言歸正傳,張璁雖然是內閣首輔,但是比起前幾任首輔的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實在差的太遠了,他好大喜功。又極度瘋狂。比如楊廷和在議大禮之初的時候把他貶去南京,他就失魂落魄到處求爺爺告奶奶的。到了後來左順門廷杖大臣之後,他又開始張狂得意,宛如村野突然乍富的匹夫。目中無人四處結仇,哎,不過時勢造英雄,若放在平時他根本爬不到這個位置,不過當今嘉靖一朝是他張璁活躍的時代,起碼目前看來是這樣的。”陸松說道。

陸松嘆了口氣繼續講道:“上位後的張璁開始貪婪了。在這點上雖然你們哥倆沒人給我說,但我也畢竟不是瞎子,炳兒誘導著張璁從貪官變成鉅貪,實在是‘功不可沒’啊。”

段清風笑了笑,沒有說話,算是預設了下來。陸松也笑了笑:“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當官不圖榮華富貴,那也只有圖的一腔抱負了,一腔抱負功成身就後就該圖點實惠的了。所以說,張璁後來的貪並不算什麼,而且他也沒有太過分。相反的是,張璁除了在禮學的造詣以外。炳兒還用心良苦的引導他做了許多為國為民的好事兒,而張璁執行的很好,創新的也不錯,的確按照官場的特色因地制宜把大明上下弄得煥然一新。百姓安居樂業,大明蒸蒸日上。實在是我大明之幸。只是這個人的性格很扭曲,宛如瘋狗一樣。夏言一惹他後,他就放棄了這些偉業,致力於跟夏言的罵戰中。”

“夏言我見過,雖然有些才分,但是他的身份和張璁相差懸殊,若我是張璁我一定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聽之任之,我乃鴻鵠豈會跟燕雀爭食。”陸松說道。

段清風一頓欲言又止,陸松眉頭微皺道:“賢侄,但說無妨,你我之間何必有所拘泥。”

“可惜您不是張璁,您也一輩子成不了張璁。您宛如一個圓,八面玲瓏無稜無角,您在官場上隱瞞了您的個性,讓你反而變得毫無特色。這種人不會得罪別人也很難讓人記憶深刻,縱然是皇帝也不敢重用,因為他太圓滑了,皇帝抓不住他的弱點也就控制不住他。官場之上,無稜無角之人只能隨波逐流,隨著旁的因素猶如上坡下坡一般滑上滑下,不會如其他形狀,停在或者卡在一個地方。這樣升得快,降得也快,毫無根基可言。”段清風直言不諱道。

陸松的臉上一陣青一陣紅,紅的是段清風說的字字珠璣言之有理,青在被一個小輩點破教訓不由得有些下不來臺。段清風說得對,陸松沒有自己的稜角,先前的頹勢和而今的運勢全是因為兒子陸炳的地位和自己是興王府舊人的關係。哎,自己看的太透了,自己做人太滑了,這樣好,也不好

突然,陸松哈哈大笑起來,拍著段清風的肩膀說道:“是啊,賢侄,你說得對,不過這般直言相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