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3 / 4)

小說:黃沙百戰穿金甲 作者:套牢

“好,一言為定。”

侯大勇跳下馬來,抽出竇田新鑄的橫刀,道:“只可惜,你腿受傷了,要不然,你還可以和某好好較量一番。”

“某未必就輸給你,廢話少說。”

侯大勇心知只有把褐衣大漢徹底打服,才能降服這等桀驁不訓之人。不再說話。

侯大勇施展何式刀法五式,主動展開攻擊。褐衣大漢見侯大勇招式精妙,知遇上勁敵,凝神對付。

擋過侯大勇第一波進攻,褐衣大漢正準備反攻,侯大勇招數一變,不用何式刀法五式,發揮橫刀優勢,雙手持刀,用最快的速度,向褐衣大漢當頭猛劈,以硬打硬,以快對快,刀刀致命。褐衣大漢在侯大勇暴風驟雨般的攻擊下,沒有還手的機會,緊緊護住要害,不停地後退。

侯大勇得理不讓人,一刀劈退褐衣大漢後,突然一個大步,雙手持刀從四十五度角斜劈而下,“叮噹”一聲,褐衣大漢長刀落地,侯大勇橫刀已駕在其脖子上。

(第十章完)

注:中書省和門下省的官員相互之間稱為“閣老”;刺使被尊稱為“使君”;縣令的尊稱為“明府”;至於縣丞等則被稱為“少府”

鄭州歲月 第十一章 商隊南行

更新時間:2008…12…29 0:26:55 本章字數:3783

褐衣大漢面色蒼白,把刀子扔到地上,道:“我自負武藝了得,今日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打不過你,某認輸便是,要殺要剮,隨你便。”

侯大勇道:“今日你受了傷,勝之不武,此次不算數,等你傷好之後,再來打過。”

“輸便輸了,吳二郎豈是無賴之人。”

“好,敢作敢為,一諾千金,吳二郎是條好漢,可否跟著我做事?”

“我這條命都是防禦使的,從令以後,願聽調遣。但有一個請求,我把兄弟們葬了,自會來鄭州,不知行否?”

“可以,我在鄭州等你,你的手下願意來投我,可以一起帶來。”

“防禦使不怕某一去不回嗎?”

“牛不喝水強按頭,身在曹營心在漢,又有何用。”

回到鄭州,侯大勇找來梁守恆,詳細詢問私鹽之事。

安史之亂後,唐朝政府面臨財政危機,遂實施“榷鹽法”,官府壟斷食鹽價格,在實行食鹽專賣制的廣大區域內,鹽利均應透過鹽政組織收歸中央,鹽利收入成為政府財政收入的支柱。

在榷鹽法下,鹽商分為有鹽籍的鹽商與私鹽販。有鹽籍的鹽商投籍官府,販銷官鹽,享有特權,繳鹽利、免差役。私販則受到嚴禁,但因利潤高,許多私鹽販子組織了自己的武裝,冒著殺頭的危險販鹽,唐未王仙芝、黃巢就是私鹽販子的頭領。

收服吳二郎後,侯大勇決定讓吳二郎充分發揮私鹽販子的優勢,幫助侯大勇開啟南北商路。

發現劉三密室後,侯大勇就令富鞏把劉三的生意渠道理了出來。劉三和劉存孝多年經營,從北地販馬、毛皮、藥材等物,到南方販茶、販絲等,已建有成形的通商路線。劉三死後,侯大勇脫不開身,而富鞏又要經營滄州諸事,沒有合適的人選把這些生意做下去。侯大勇一直在尋找合適的人選,把商路打通。

孟殊在黑雕軍中擔任軍需官,初到軍中,孟殊書生氣十足,經過半年時間,孟殊居然把複雜的軍需事務幹得井井有條。侯大勇定下了經商策略後,便有心讓孟殊接手經營劉三的生意,不過考慮到孟殊年輕,江湖經驗不足,所以有些猶豫。收服吳二郎後,侯大勇決定讓孟殊立刻接手劉三的生意,讓吳二郎作為孟殊副手。

孟殊聽到侯大勇安排,非常吃驚,但立刻道:“防禦使於我有大恩,孟殊願赴湯蹈火,只是我從未經商,不知能否做好。”

當時社會重農抑商,商人雖富,地位不高,形象不好。侯大勇知孟殊作為讀書人,不願經商,只是作為報恩才答應,便道:“我給你保留軍需官職務,你的黑雕軍軍官身份不變。另外,為你配了一名副手,叫吳二郎,此人曾是私鹽販子,武藝高強,熟知南北各地情況,有他一起,一路安全應無問題。我這裡有一份南北大商戶的名單和地址,你可與他們聯絡,也可自己開闢新的商路。你當過軍需官,有一定經驗,可以做好此事。”

“吳二郎剛剛收服,桀驁不訓,對他,要大膽用,又要有所提防,商隊人數宜在四十人左右,你可在黑雕軍和富鞏處隨意選人。”

兩天後,吳二郎果然來到鄭州,還帶著六位手下。侯大勇安排完全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