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2 / 4)

小說:黃沙百戰穿金甲 作者:套牢

,此事你有兩個不對,一是如此大事,不上報,擅自作主;二是難民之糧,也敢擅自剋扣。看在霍郎是初犯,功過相抵,某就不作處罰了。”

“難民之糧,還是不動為好,現在九月,等到進入冬季,沒有糧食,是要餓死人的。淤灌要等到明年,明年淤灌所需糧食,某可調給你一部分,所需勞力、新造淤田所需種子均可在各縣呼叫,但是,必須要有一個詳細的辦法,做到事事周全。”

“防禦使教訓得對,剋扣難民之糧,某欠考慮,明日補齊所有糧食。”

公事談完後,侯大勇肚子餓得咕咕叫了。霍知行一拍腦門,道:“某真是糊塗,竟然讓防禦使餓肚子。”

鄭州是商湯古地,人傑地靈,這段時間,侯大勇欣喜地發現了兩位具有真才實學的部下,一位是智破命案的錢向南,一位是一心想著淤灌的霍知行,兩人性格不同,錢向南練達沉穩,霍知行敢想敢幹,雖有不足,但皆為可造之才,

“某今天很高興,我倆對飲一杯,可否?”侯大勇主動提出了挑戰。

第二天,霍知行領著侯大勇到西蔡河大小支流實地考察。鄭州進入農耕時期已久,當時農業單產不高,人口增加後,只有靠擴大農田面積來生產更多的糧食,西蔡河沿途,樹林並不茂密,大部分樹木都只有腕口粗。

侯大勇到了實地,聽霍知行解說淤田之法,西蔡河大小支流,水量不大,最後匯入了淮河,沒有漕運壓力,做好防範後,決堤的可能性也較小,如若按霍知行的計劃,那麼新增良田數量極其可觀。

不知不覺,一行人出了中牟縣境,侯大勇讓霍知行回去,自己帶著親衛回鄭州。由於侯大勇是沿河道而走,沒有走官道,回鄭州時,一路盡是偏僻小道。

眼看就要到官道,忽聽得前面傳來打鬥和咒罵聲,轉過一片樹林,見到三四十名軍士圍住了七八個人,被圍之人手持兵器,極為勇悍,都是一人和三四人打鬥,卻未處於下風。其中一個褐衣大漢最為勇猛,一人對付五名軍士,把五人殺得只有招架之功,連傷兩名軍士後,其餘軍士不敢上前,只是圍住他。

侯大勇一行出現後,那褐衣大漢大聲招呼同伴:“他們有援軍,貨不要了,衝出去。”

杜剛、陳猛各帶十人,從左右兩翼包抄上去,軍士們見來了援軍,而且全是騎兵,精神大振。

杜剛發令:“取弓,準備。”

陳猛喊道:“官軍退後。”

眾軍士見騎兵取出了弓箭,知那七八人逃脫不了,聽令後,全部退出了戰圈。

褐衣大漢舉刀,大喊:“拼也是死,不拼也是死,兄弟們,和他們拼了。”

褐衣大漢話還沒有喊完,杜剛的弓箭發出了“嘣”的一聲,眾親衛同時發箭,二十支箭全部射出,轉眼間,除了那個褐衣大漢,其他人全部被射倒在地。

褐衣大漢腿上也中了一箭,他彷彿沒有感覺一樣,直撲杜剛。杜剛抽出長刀,當頭猛劈。長刀凌歷,帶著風聲,劈向褐衣大漢脖子。褐衣大漢微一側身,避過長刀。褐衣大漢在躲避的同時,一刀砍向馬腿。馬腿被砍斷,杜剛被甩了下來。陳猛見狀,提馬上前,用刀逼住褐衣大漢,掩護杜剛。眾軍士紛紛舉起了弓箭。

侯大勇見褐衣大漢勇猛,做事幹脆利落,有心招降他,見眾軍士已經張弓,便道:“慢。”然後提馬來到褐衣大漢身前,問道:“你是做什麼的?”

這時,先前那一群軍士已有人認出侯大勇,一位軍士上前行禮道:“報防禦使,某是西軍隊正,奉命率隊捉拿私鹽販子。”

褐衣大漢聞言一證,長笑一聲,道:“死在防禦使手上,也不枉了。某聽說防禦使侯大勇英雄了得,今日相見,不過是以少勝多之徒。”

侯大勇知褐衣大漢想激自己與之單打獨鬥,道:“激將法沒有用,你現在是肉在砧板上,休呈口舌之利。要和我比試,等你傷好了再說吧,現在勝你不武。放下刀投降,給你一條生路。”

“從某販鹽那一天起,就知道遲早有這一天,要讓某投降,問問某手中刀答不答應。”

杜剛因戰馬被砍斷前腿,提著刀,瞪著褐衣大漢,恨不得把他吃了,但未聽到侯大勇命令,忍住沒衝上去。

侯大勇想到正是用人之際,收服褐衣大漢,可得一員猛將。侯大勇練習天遁功數月,反應越發敏捷,和何五郎交手,已勝多負少,現在侯大勇對自己刀法頗有自信,於是道:“那好吧,某接受你的挑戰,可話說在前面,你勝了,放你一條生路,你若輸了,必須投降,聽某處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