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3 / 4)

小說:宋王 作者:雨霖鈴

純想要從外圍攻破南斗著實不小

戰爭之中,派出殲細,收買城中將領,抑或者是透過特殊辦法將己方將士送入城內的,都是很常用的方式。挖地道,利用河水,詐降,抑或者比如特洛伊木馬這樣的方式,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唯一的目的便是破城。

只是宋朝方面關於這個方面查的很嚴格,西夏的佈置和準備也很有限,暫時美譽這方面的可能。

對他們而言,唯有采用強攻的方式。可是強攻所要付出的代價,以及花費的時間著實不少,李復圭這麼一說,梁乙埋也不得不承認,目前打慶州的主意似乎還有些為時過早。不過不要緊,且先看著再說。即便是無法攻陷慶州,兵臨城下也是一種莫大的威懾。

“國相,其實我們圍點打援,最好不過了。”一名西夏將領做出了這樣的提議,在他看來,西夏最為精銳的是騎兵,而騎兵所擅長的是平原上的野戰。他們反而並不是很擅長城池攻堅戰,發揮不出應有的實力。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揚長避短,何必飛影浪費兵力以及不必要的犧牲在兩座堅固的城池上呢?當真是得不償失,很不划算。

梁乙埋道:“伏兵途中宋朝人肯定也會想到的,並且多有防備,完全無法奏效,所以這方面沒有什麼可能。至少他們目前並未派出援軍,伏擊並未成功。”

這麼將領很是無奈,你從一開始就大張旗鼓地伏兵,明明白白地告訴宋朝人我會在半路截殺你們,宋朝人自然有防備了。這哪裡是伏擊,簡直就是威脅,一種變相的威懾。到最後是個不倫不類的樣子,起到的作用的也

梁乙埋確實是這樣想的,伏兵是根本無法瞞住宋朝人的。索姓直接告訴你們,讓你們有所忌憚,然後他就可以從容在大順城做佈置了。

當真是也不知道最初到底是怎麼想的,竟然如此囂張大意。只是即便是如此狀況,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那位西夏將領續道:“國相,我們可以撤出的途中的伏兵,對大順城圍而不攻,吸引宋朝大軍前來救援。然後就在這裡,在大順城下,與他們主力直接決戰。如此我西夏鐵騎的威力將發揮出來,戰果必然會很不錯的。”

其實這也是不錯的想法,在西夏將領看來,出兵的最大目的是儘可能地殲滅更多宋軍,擴大戰爭成果。為西夏國爭取更多的利益,這個才是第一位的。

一個小小的大順城算不得什麼,慶州才是關鍵。宋朝人很大的一個優勢,或者說憑恃便是高大的城牆,那麼將他們引到城外,宋人沒有憑恃,實力相對來說就弱了許多。平原野戰乃是西夏鐵騎優勢,實力一增一減,差別還是很大的,到時候必然事半功倍。

而且在他看來,這件事的艹作姓很大,很容易就可以做到。

但很多時候,

事情該如何發展並不完全是從理論層面決定的,與決策者的心態和一些現實原因有很大關係。

梁乙埋能聽得進去勸說嗎?那位將領覺得自己的意見很中肯,只要國相採納,取勝並不難,到時候也算得上是大功一件了。

可一邊站著的陳橋心中卻是冷冷一笑,西夏的將領很忠心國家,這是好事。可是他們完全沒有注意到國相的心態,梁乙埋之所以出兵是為了什麼?

大順城才是他的第一目標,只因為他的大仇人林昭在那裡!

雖說梁乙埋多少也有些意識,知道國家利益才是最重要的,進攻大順城和慶州的戰略意義已經上交給梁太后了。

如果只是如此,說不定他會採納的。可是梁乙埋很固執,他更希望將為國立功和個人報仇的事情聯絡在一起,最好是合併起來一起解決,那才是最好不過,兩全其美。

所以攻破大順城,擒獲林昭,兩件事結合在一起才是最美妙的事情。偏生梁乙埋又是一個相對有些理想化的人,他認定了這樣是最好的方式,自然不會輕易改變。

即便是在大順城城下殲滅了大量宋軍,可是大順城卻依舊屹立不倒,如何擒獲林昭?如何一雪前恥?如果這些做不到,就一點也沒意思了。不洗刷昔曰的恥辱,以後如何抬得起頭做人?

梁乙埋輕輕搖頭道:“算了,只要攻陷了大順城,慶州無險可守,我們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至於圍點打援這事,出其不意攻其無備還好,如果是可以吸引宋軍前來救援,想必王韶是不會上當的。再者,到時候我們在城下和宋軍決戰,大順城裡的守軍要是在殺出去,裡應外合的話,我們可就腹背受敵了,所以千萬不敢如此大意。”

那麼西夏將領很無奈,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