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部分(1 / 4)

小說:宋王 作者:雨霖鈴

此乃此番出戰之目的,如此便可大功告成。

劉昌祚留下景思誼駐守韋州,帶了五萬兵馬趕去靈州。憑藉著堅固的城池,七萬宋軍,再加上投誠的羌人,至少有八萬兵力,足矣堅守城池。

隨著靈州陷落,韋州軍在鳴沙渡河,應理的西夏兵馬也人心惶惶,難以為繼,開始撤離。被阻塞許久的西路軍,終於有機會可以前進了。

种師道當機立斷,沿著黃河,清掃西夏殘敵,即刻增援靈州。

如此一來,梁乙埋有些絕望了!

回師的路上,聽聞韋州陷落,梁乙埋長嘆一聲,再也沒有**靈州的可能了。劉昌祚的中路軍必定會及時趕到靈州,在自己**之前做好準備。

雖然自己手中有十幾萬兵馬,可想要在短時間內攻陷靈州,也不是容易事。

最重要的是,黃河東岸幾乎全部落入宋軍手中,他們可以調集大量的增援軍隊。而自己和這十多萬大軍,卻毫無退路可言。

一旦不能快速攻陷靈州,勢必會被拖死,最終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

撤吧!

為今之計,只有返回河西,再做圖謀。到時候趁著宋軍立足不穩,**也是有可能的。這十幾萬大軍的便是本錢,這個時候最不能浪費的就是有生力量。

只是從鹽州到黃河還有好遠的路,途中很可能會遭遇宋軍的襲擊和攔截。就連橫山羌人也不斷前來搔擾,情況十分糟糕。

應理和鳴沙兩座沿河城池被攻克,种師道所部沿河北上,聽到如此訊息。梁乙埋知道,想要渡河西歸的希望已經不大了。

更糟糕的是天氣越來越冷,途中經過的河流已經逐漸結冰了。等他趕到黃河岸邊時,說不定已經冰封了。不到寒冬臘月,想要踏冰而行,基本上沒有可能。

那麼,為今之計,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了——借道河朔與河套!

雖然都在遼國掌控之下,但梁乙埋覺得,並非沒有可能。西夏遭遇了自李繼遷時代,最慘重的失敗,國勢衰微,甚至有亡國的端倪。

西夏滅亡了,對遼國有什麼好處?宋朝一旦奪取西北之地,遼國的噩夢也就開始了。

聽聞遼國因為東部的女真、室韋和高麗的糾纏,暫時脫不開身。此刻向他們求援,未必能出兵幫助西夏。但若只是借道經過,儲存權力,牽制宋軍,相信遼國人是不會反對的。

畢竟此時的西夏完全沒有對遼國不利的可能,保全實力之後,還能牽制宋朝,為遼國贏得時間。相信,遼國人會樂意看到這樣的景象。

梁乙埋立即派人前去聯絡遼軍在西部的守軍,爭取早曰借道。如今待在這裡一曰,便有一曰的危險,必須趁著宋軍攔截之前逃離。

唉!曾幾何時,西夏竟然落得如此局面,梁乙埋心裡很不是滋味!

半壁江山已經丟掉了,雖說核心的根基之地還在,可要說起**

若是以往,梁乙埋有信心捲土重來。可是如今,面對的敵人是趙昭,心裡便有些忐忑。**未必有希望,弄不好,西夏有可能還有亡國之禍。

為今之計,單憑西夏自身實力,已經抵擋不住宋軍的強大兵鋒了,只能求助外援了!

梁乙埋的目光落向東北方向,若是能求得遼國相助,或許還有轉機,否則怕是——當真會有亡國之禍了!(未完待續。)

第六五一章 烈士英魂

隨著劉昌祚進駐靈州,种師道也隨後趕到,趙昭終於鬆了一口氣。

靈州之戰算是暫時告一段落了,戰果是保住了!

說實話,兩萬人突襲靈州,風險不是一般的大。梁乙埋如果沒有抽調更多人離開,野力呼若是沒有被伍黑灌醉,羌人若沒有及時開啟城門

一系列的環節,要是有一個地方出現疏漏,結果可能都會全然不同。

風險很大,好在是成功了,援兵也及時趕到。

否則梁乙埋必然會率領大軍反攻,奪取靈州的,自己手中兵力不足,在當地有沒什麼基礎,想要抵抗當真不容易。

幸好韋州西夏守軍驚慌失措,倉促逃離,自己才能有機會穩住陣腳。

靈州只是一座城,可因為位置重要,便關乎到整個戰局。

其實,單純而言,即便是靈州陷落,對西夏的整體戰線而言,事實上的影響未必有那麼嚴重。

關鍵是先聲奪人,對士兵心理上造成的打擊,可以瞬間擊潰軍心。

再者,興慶府的党項貴族肯定也會抱怨,甚至驚懼,所有的壓力都會加諸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