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1 / 4)

小說:華夏立國傳 作者:老是不進球

尹慎精神一振,連忙看去,只見樹木之間。幾座高大宏偉的樓臺半掩其中。所及的範圍要比剛才幾所學院寬廣許多。真不愧是與長安大學齊名的北府最高國學。

看了幾眼,尹慎便轉過頭來,繼續聽費郎介紹長安五城,反正已經到了長安,改日定要來這裡細細遊覽一番,不急在這一時。

“南城是集市所在,也被稱為南市。那裡有長源渠、飛躍渠、白馬渠、順風渠貫穿其中。並且設有六個集市,分割槽分物品經營。那裡商賈雲集,店鋪林立,西到沙州,東到青州,北到河州,南到交州,。山珍海寶。無不齊全。這天南地北的商賈真是多如牛毛,甚至連波斯、大宛、天竺的商人都比比皆是。那裡還設有十五座倉庫,專門提供給商賈們屯放貨物的。還有二十六座大糧倉,專門用來儲備糧食。南城除了兩座城門,還有一座水門,叫朝天門。朝天門緊靠通渠,並設有一處水運碼頭。通渠西連渭水上游,東接灞水和渭水下游,剛好在長安城南繞了一圈。渠寬三十米,深兩米,可通百噸舟船。那裡舟船密集,西可直通扶風秦州,東可直下河洛青州。”

“啊,有這麼厲害嗎?”尹慎有些不可想象。

“正是如此,前年咸陽工場發明了一種車輪船,能日行百里,轉運更是快捷。我見過此船,這船渾圓碩長,船側兩邊置水車明輪六到十個,船伕在艙中踏轉車輪,鼓水疾行,無論逆順。”那位一直沉默不語,準備就任平原郡守地官員介面補充道。

尹慎不由地又震撼了一把,這也許就是北府為什麼富強地原因吧。

“西城就是我們現在所見地地方,這裡有除了院校學所,就是教授學士們所住的地方,所以顯得格外幽靜。我們剛才已經過了慧渠和梁渠,還有陽湖、鑑湖和鏡湖,前面還要過陳渠和愚湖。”費郎指著前面說道。

馬車在大道緩緩地跑著,過了一刻多鐘,依然沒有跑出雍州大學的範圍。

尹慎突然問道:“請問,佛學院在哪個位置?”

四位官員對視一笑,向西南方向遙指道:“佛學院原本是建在城南的遵善寺裡,後來南城擴建,必須要佔用那裡的地方,於是大將軍做主,將遵善寺和學院遷到西城的西南處,就在華佗學院後面。自從沙州遷來許多大和尚,運來許多佛典書籍後,現在的佛學院和遵善寺是更加興旺了。江左很多名士都到這裡來禮佛習經。”

尹慎聽到這裡,不再多問了,只是低低地說了聲:“多謝!”他知道,自從聖教已經在北府佔據強勢之後,大將軍反而給佛教和道教開始“鬆綁”,這不是一時“慈悲為懷”,而是一種強大地自信,因為大將軍知道,就是讓你佛道兩教放開手腳折騰,你們也難以成事,因為大勢已去了。現在的遵善寺和長安佛學院的確在天下更加聞名,因為這裡集中了原中原和西域的大批高僧,正源源不斷地將佛經、典籍和原西域王室藏書翻譯過來,成了北府瞭解天竺、西域、大宛、貴霜甚至波斯等異域文明的翻譯中心。但是北府轄下的百姓,信佛的越來越少了。

默然了一會,費郎指著前面說道:“這裡已經是長安大學的法學院和經濟學院。”

尹慎一聽到長安大學,立即精神一振,立即從剛才地思緒中回過神來了。

“法學院和經濟學院?”

“是地,長安大學的法學院是專出檢察官和司法判官的地方,經濟學院原是長安大學商科學院改名過來地。大將軍以經國濟民之學的緣故,將其改名為經濟學院,並搬遷到這裡。這裡除了專出大商賈,就是專出官員,尹舉人可以試一試報考這裡。”費郎笑著說道,“不過你可要想清楚,這裡可是貴族和富商子弟夢寐以求的進學之所,競爭激烈呀!“

“專出官員的地方?”尹慎有點不明白了,經濟學院專出大商賈這不難理解,怎麼還專出官員呢?

“你讀過《國民財富論》嗎?”費郎反問道。

看到尹慎點點頭承認便繼續說道:“大將軍曾經說道,經濟學就是研究財富產生、增長和分配的學問。商賈追究的是自己的財富,而官員追究的卻是地方和國家的財富。你明白了嗎?”

尹慎低頭想了想,很快便明白了其中的含義。

過了一會,尹慎指著外面說出了自己的另一疑問:“長安大學只有這兩個學院嗎?”

顧原笑著回答道:“長安大學最先設立的是人文學院和理工學院,全在內城裡。如法學院、經濟學院、長安農科學院、華佗學院都是從其人文學院分出來,魯班學院、張衡學院、墨子學院都是從其理工學院分出來的,正因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