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1 / 4)

小說:華夏立國傳 作者:老是不進球

己就勉為其難地再剽竊幾回吧。

曾華終於為自己剽竊找到了藉口,但是還沒有想好剽竊那首詩,於是便找了個藉口拖延一下:“讓我賦詩一首也可以。不過敬酒要先飲,求詩要先賦。”

眾人不由大笑,於是便紛紛坐在那裡斟酌起來。

大家先請王猛來上一首,畢竟他是平章國事,是北府第二人,怎麼能少了他呢?於是大聲叫道:“請太宰大人來上一首!”

王猛聽得大家地“呼聲”,站起身來淡淡一笑說道:“王某隻是擅長治政理事,不會詩詞歌賦,還請諸位原諒。在此王某自乾一杯,以此賠罪。”說完。也沒等眾人反應過來,便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眾人一愣,還想說些什麼,突然看到王猛那雙不怒而威地眼睛,誰都說不出話,只好把注意力轉向樸,齊聲出言道:“請少宰大人來上一首!”

||賣弄還請原諒。”

眾人一聽,敢情這兩位宰輔大人都不想吟詩,可能他們都是新派人物。擅長治國,不精詩賦,所以也不敢出醜了。於是也釋然了,靜下心來想著自己的詩賦。而這時的樸卻側過身對旁邊的王猛和袁方平說道:“今日有大將軍絕詩一首,我們就不要出醜了。”三人不由大笑。

孫綽首先想得一詩,率先吟誦了出來:“蕭瑟仲秋月,飂戾風雲高,山居感時變,遠客興長謠。疏林積涼風。虛結凝霄,湛露灑庭林,密葉辭榮條。撫菌悲先落,攀松羨後凋。垂綸在林野,交情遠市朝。然古懷心,上豈伊遙?”

許詢接著口誦一聲道:“巢由坦步,稷契王佐,太公奇拔,首陽空餓。各乘其道,兩無過。願弘玄契。廢疾高臥。

眾人紛紛叫好。同飲了一大杯,接著也一一口誦自己的詩賦。有好也有差的,不過大家都不是很在乎,因為眾人都明白過了,想等著曾華的壓軸戲。

不過大家一詩一杯酒,加上又都是蜀地好酒,到後來眾人都喝得有點高了,紛紛開始大發“名士風情”,連酒量不錯的曾華也有些暈暈乎乎,舉著酒杯連聲大呼,很快就在迷迷糊糊的狀態下剽竊李太白詩賦一首,大聲唱了起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鐘鼓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眾人聽到這裡,轟然叫好,這些大多是玄學名士,他們追求地是活得適性、瀟灑,於是就必須尋一個合適的途徑來排遣生命悲感。所以他們除了絲竹陶寫之外,還喜歡以山水怡情悅性,所謂雖無絲與竹,玄泉有清聲。所以孫綽和許詢才會寫出他們最擅長的山水詩。

但是他們講究率性而為的山水詩與曾華的《將進酒》一比,頓時落了下成。袁方平和孫綽、許詢等人細細一品味,覺得這首以漢樂府短簫歌為曲調的詩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喜、轉狂放、轉激憤、轉癲狂,最後歸結於“萬古愁”,回應篇首,如大河奔流,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全詩五音繁會,句式長短參差,氣象不凡。有如鬼斧神工,足以驚天地、泣鬼神。那種深廣的憂慮和對自我的信念蕩然迴響在耳邊。這種境界比只是寄情山水,排遣悲愁的江左山水詩高得不是一點點。

眾名士這才對曾華的才情表示發自肺腑地敬佩,在他們看來,這位大將軍真的是一位文武兼修的大才。在這種情緒和氣氛下,適園詩會地氣氛越來越高漲。

到最後,一直都不做聲的顧愷之呈上了自己的長卷畫。眾人圍過來一看,只見畫中人物神態各異,曾華含笑祥和坐在正中,左邊的王猛含頜平和卻威嚴肅正蕩然之上,右邊的樸撫須注目卻透出一種睿智明識的精光,袁方平安和平靜,迎面撲來一股海納百川的氣勢,還有站在巖壑中地許詢,花樹下的孫綽,高情遠致的神采栩栩如生。

不過大家都發現畫中唯獨曾華的眼睛還缺有一點,眾人都知道顧愷之做畫傳神在於點睛,於是都沒有說什麼,只是屏住呼吸看著顧愷之。

只見顧愷之走到曾華的身前,上下仔細祥端著曾華。曾華也不以為然,微笑著喝著自己的酒,任其自然。只見顧愷之看了一會,猛地轉過身來,提起筆在畫中曾華的眼中點了一點,只見含笑的曾華一下子活了,那眼睛似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