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九歲時,我們仍對兒時的想法深信不疑,但逐漸意識到最聰明的人也可能是最古怪的人。事實證明只有伍德羅·威爾遜是入主白宮惟一的博士總統,在第二任期他便越出了軌道。許多歷史學家指出,威爾遜是一個極其警覺且狂妄自大的人,他從不願意選擇任何中間路線,越南戰爭使我再次深諳:高智商的人可能把平民送到戰場作無謂的犧牲,他們不懂得如何贏得戰爭。看來,“最優秀的和最聰明的”人往往可能是最危險的人。
漸漸地,我發現在選擇領導人時,我們不能單純地看他的頭腦如何,而應該選擇一個具有強大的智力潛質的人。20世紀50年代的大選中,美國人民必須從艾德萊·史蒂文森?穴一位口才極佳的知識分子?雪和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穴一位傑出的軍事天才?雪中選擇其一。一直以來,我的家人都對史蒂文森崇拜有加,認為他聰明過人,但是現在回想起來,顯然艾克是一位更優秀的領導者,這不單是因為他堅持較溫和的中間派哲學,更在於他高度的判斷力和天生具有的親合力。加里·威爾斯曾寫道:“艾德萊是沒得小兒麻痺的羅斯福,這就是他們最大的不同。艾德萊一生都是淺薄的人而且是女人的寵兒,而富蘭克林則是被迫長大成人的媽媽的好孩子。”
無疑,艾森豪威爾是一個聰明人。他策劃了歷史上最複雜的軍事進攻計劃,並在嚴峻的戰爭中經受了考驗。作為總統,他卻把他非凡的才智和政治才華從公眾的視線中移走,盡力表現出凌駕於政治鬥爭之上的姿態,儘量顯得和藹可親而不是老練圓滑,正如弗雷德·格林斯坦在一篇言詞犀利的評論中寫道:“假設一位被普遍認為具有超凡政治才能的總統因為沒有表現出一位國家領導人應有的風範而失去了人民的支援,那麼艾森豪威爾便是如此,他盡一切力量去掩飾作為領導者的政治才能。”根據格林斯坦的說法,艾克認為他的領導方法在結束越南戰爭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是里根是個什麼樣的總統呢?長期在他身邊工作,我發現里根並非如批評者們所指責的那樣“很愚蠢”。八年的州長生涯及其寫作和演講的實踐經驗使他學會了從國內問題出發制定方針策略,並懂得如何有效地組織複雜的政府工作。入主白宮的第一年,他曾潛心研讀聯邦稅法大典的細節。因此在與議會進行協商時,里根儼然一派權威的樣子。想要聚焦於某一點時,他有超凡的能力去消化吸收數目驚人的資訊。里根是我所見過的總統中自律性最強的一位,比如,克林頓就遠不及他。白天都要工作、閱讀各種檔案、核對要參加的會議。晚上在自己住處的樓上進行工作成果統計,還要閱讀大量的檔案報紙。他有自己嚴格的養生之道,做起總統來便顯得輕鬆愉快。值得一提的是,里根有驚人的記憶力,離開好萊塢多年以後,他仍能逐字背誦當年的臺詞,背誦羅伯特·塞維斯的詩句時,如講笑話一般流利。
然而里根對身邊發生的事極不關心,或表現出冷淡的態度。如果我要是現在還在為他工作的話,我可能出於“個人選擇”而不為他賣命。可是任何人都很難說他具備了一個總統應有的知識,如果一個話題引不起他的興趣,多數是這樣,他便會輕鬆略過。只有那些和他切身相關的事才會讓他有興趣去了解,諸如稅法、政府機構規模、共產主義的威脅、軍事狀態等,至於其他,他只想確保其與自己的處事哲學相一致的政策方向,而把細節留給別人。
里根對細節問題的忽視和“傳球”態度對他的領導方式構成了威脅,1985年,里根否決了一項由共和黨人精心策劃的以削減赤字的預算協議,眾議院的同盟者認為這完全是因為他沒有對該項協議進行足夠的調查分析而導致的。據他們分析,里根似乎根本不理解那些具體條款內容就接受了,而沒有透過眾議院的表決,部分共和黨人認為這一失誤使該黨在當年秋天進行的參議員選舉中丟掉了3/8的席位,從而把控制權拱手讓給了民主黨,多數黨領袖鮑勃·多爾也因此大發雷霆。
羅納德·里根6 羅斯福般的風範(2)
在第二屆任期的晚些時侯,里根陷入了更深的泥潭。1984年年末,他竟然同意財政部長唐·瑞根和白宮辦公廳主任吉姆·貝克對調工作。這不能不令人感嘆一位在第一任期內精於人事的總統,卻不知道自己在第二任需要什麼樣的人!當米斯、迪弗與貝克同時離開時,總統班底變得異常虛弱,這位新辦公廳主任作為財政部長和梅里爾·林茨的前任執行長是成功的,然而他的能力還不足以管理白宮事務,尤其不適合與掌握著生殺予奪大權的總統共事。里根也好,瑞根也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