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不放棄她“欲更擇闇弱者立之以久其權”的想法,希望以李隆基的失誤來打壓他,並藉機扶持李憲登上儲位。於是在太子東宮佈下眼線,監視李隆基的一舉一動。“太平公主用事,尤忌東宮。宮中左右持兩端,而潛附太平者,必陰伺察,事雖纖芥,皆聞於上,太子心不自安。”更重要的是在朝局上下功夫,“太平公主與益州長史竇懷貞等結為朋黨,欲以危太子”。從而造成了“在外只聞有太平公主,不聞有太子”的現象。
為扭轉當下兩虎相爭的局面,姚崇宋璟提出瞭如下建議。“宋王陛下之元子,豳王高宗之長孫,太平公主交構其間,將使東宮不安。請出宋王及豳王皆為刺史,罷岐、薛二王左、右羽林,使為左、右率以事太子。太平公主請與武攸暨皆於東都安置。”睿宗則欲維持二者對峙的平衡,並以政治手段使李憲脫離儲位爭鬥的漩渦。便提出“朕更無兄弟,惟太平一妹,豈可遠置東都!諸王惟卿所處。”將太平公主移至京城旁邊的蒲州。太平公主必然對此提出強烈抗議,“乘輦邀宰相於光範門內,諷以易置東宮”。此時李隆基也不得不做出一定的讓步,主動向睿宗上奏姚崇、宋璟有“離間骨肉”之嫌,請求加以嚴懲。不久後,姚宋二人均被外貶為刺史調離京城,李憲與李守禮的刺史任命則被取消。在太平公主的聲威之下,睿宗李旦與太子李隆基的如意算盤都落空了。李憲失去了遠離京城,置身事外的機會。兩個月後,由於睿宗突然意圖傳位太子,李隆基不知其用意,連忙請辭儲位,太平公主則藉機回到京城。直到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兵敗被賜死,姑侄二人的鬥爭就一直延續著,此時的李憲也只能身處其中,力求自保。
李憲的幼年與少年時代正是其祖母武則天統治時期。長壽二年,其母(肅明皇后)與李隆基之母(昭成皇后)均因被戶婢團兒誣告涉嫌巫蠱而被武則天於宮中秘密處死,屍骨無蹤。不論真相如何,此事件定源於諸武勢力對已降為皇嗣的李旦的打壓。自武則天稱帝后,“傳子亦或傳侄”的鬥爭就沒有停息。被立為皇嗣的李旦便成了武承嗣、武三思之徒的眾矢之的。對權利的爭奪,使得兩位妃子無辜喪命,成為了政治的犧牲品。
這樣的打擊對此時14歲的李憲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同時也對他今後的人生影響很大。父親李旦為求得生存,減少諸武勢力對自己的防備,只得故作平靜,生活一如往常。並且也告訴孩子們要抑制悲傷的流露。這讓李憲瞭解到在鬥爭激烈的宮廷中生存實屬不易。人在不同的年齡段,不同能力的發展是有差異的。
較為年長的李憲,對於母親的死亡可能觀察的會更為理性。心理學家瑟斯頓的研究表明,14歲孩子的知覺速度已超過成人的90%,推理能力已達到成人的80%。而對於同時遭受這樣打擊的8歲的李隆基而言,他還沒有形成對複雜事件的分析能力,直觀的感覺會相對感性。畢竟8歲孩子的知覺速度是成人的一半,而推理能力僅為成人的30%。心中的痛苦情緒受到壓抑無法宣洩,便會植根於其潛意識之中。
弗洛伊德曾在他的精神分析學說中提出,兒時重大而深刻的經歷會對其後的人生產生巨大影響。同時,現代心理學理論中也提及深層心理(即潛意識)表現的四大來源之一便是“與感情有關的痛苦回憶”。也許正是母親的死亡使得李憲潛意識中存在對宮廷鬥爭的恐懼和對平淡生活的渴求。在宮廷鬥爭中強烈的生存慾望,是他辭讓儲位的主觀因素之一。
有著相同經歷的李憲與李隆基也有著相同的訴求。失去母親所帶來的母愛的缺失導致他們轉而追求兄弟間的關懷,在其他家庭成員的身上尋求感情來彌補。在心理學上,這種補償心理是透過加強自己的其他方面來彌補或掩蓋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是一種自我防禦機制,可以幫助人們減輕內心的痛苦。所以,李憲與李隆基的兄弟關係一直很好。
李憲去世後,李隆基曾回憶與李憲一同度過的少年時代,“遠自童幼,洎乎長成,出則同遊,學則同業,事均形影,無不相隨”。就是到李隆基即位後,兄弟關係依舊如故,“玄宗既篤於昆季,雖有讒言交構其間,而友愛如初”。玄宗常常“幸寧王第,敘家人禮”,還對李憲不拘泥於君臣之禮,以“寧哥”相稱。寧王李憲也曾為玄宗親自撰寫一部起居注。玄宗對此十分感激,“寶惜此書,令別起閣貯之”。但很可惜,此書毀於安史之亂,沒有能留存下來。如此堅實的兄弟情義在權力鬥爭面前是經得起考驗的,李憲將儲位讓出,也與長期經營的兄弟之情不無聯絡。
幼年母親的缺失,使得父親的角色在家庭生活中顯得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