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打仗。
沒有多鋒,多爾袞不放心將軍隊交給任何人,滿州的兵力雖然一直抽調到京城,只是京城卻沒有任何動作也就不奇怪了,如今大明皇帝御駕親征的軍隊離京城只有數百里,無論如何,多爾袞都到了必須出面的時候了,否則等到明軍真到了京城,多爾袞再出來也晚了
“參見皇父攝政王。 ”眾人對多爾袞行的是三跪九叩的大禮,多爾袞也坦然受之,此刻他無論是形式還是權利都已經是皇帝,只差一個名號,他又無兒子,確實沒有必要奪侄兒的帝位,恐怕多爾袞怎麼也不會想到,正是因為沒有這個名號,歷史上他死後不到數年,不但生前爵位被侄兒盡數奪去,而且墓室被開挖,屍體挫骨揚灰。
“諸位免禮。 ”多爾袞坐到了中間鋪著白虎皮的椅子上,又是數聲咳嗽起來,廳中的各個大清重臣心頭都閃過一絲憂慮,若是皇父攝政王在這個時候倒下,對於大清來說無疑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第三卷大明再起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四十四章風雲聚會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四十四章風雲聚會
“謝皇父攝政王。 ”
眾人重新坐好,多爾袞的咳嗽總算停了下來,他掃了下面眾人一眼,各人只感到自己被刀一樣的目光劃過,各人心中一凜,攝政王畢竟是攝政王,即使是病體未愈,目光依然彷彿可以穿透人心。
“今日召諸位議事,本王有一事宣佈,本王已經決定,將親領大軍與偽明皇帝決一死戰,看看這天下到底是誰屬?”
多爾袞的話宛如石破天驚,眾人一時之間都大驚失色,多爾袞十四歲就領軍作戰,一生戰功赫赫,被太宗皇帝封為睿親王,若是多爾袞無病,眾人自然不會懷疑多爾袞的能力,只是眼下多爾袞還有病中,若是發生意外,大清的前程就要徹底斷送了,難道能夠依靠一名僅僅十一歲的小皇帝?
只是對於多爾袞的話,誰也不便當面反對,總不能說大家怕你打仗打了一半就病死了,一時眾人都低頭不語,希望別人能打消多爾袞領軍作戰的念頭。
“本王一生征戰無數,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過數回,偽明皇帝不過僥倖勝過兩場,難道諸位會以為本王不如那偽明皇帝?”看到手下的態度,多爾袞大為不滿,能在這裡議事的都是多爾袞的心腹,若是這裡都得不到支援,那麼到了朝堂上,反對的人會更多。
“稟皇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自然是遠勝於偽明皇帝,只是奴才以為皇父攝政王病體未愈。 不應領兵,還望皇父攝政王保護聖體要緊。 ”大學士希福硬著頭皮站起來道。
希福一開口,眾人的膽子頓時大了起來,紛紛大拍馬屁,言皇父攝政王無論是才能、領兵經驗、聰慧等都遠勝偽明皇帝,只要皇父攝政王領兵一到,偽明皇帝一定會嚇得屁滾尿流。 只是大夥兒實在擔心皇父攝政王地身體,眼下大清片刻也離不開皇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千萬不可勞累,要保住自己的聖體。
多爾袞點了點頭,他明白雖然這些人未必說的都是真話,只是擔心自己的病體肯定不假,倒不是這些人有意要反對自己:“本王的病不要緊,比之以前已經好了許多,至多半個月。 本王相信就會完全病癒,眼下偽明逼迫太甚,本王又豈能躲在後面不出戰?”
眾人都是為難,皇父攝政王固然不肯放權,可是在座的人還真沒有人有資格、有能耐代替多爾袞領軍作戰,當然,朝中並非沒有人可以代替多爾袞之人,濟爾哈朗、阿巴泰都是合適的人選。 可是多爾袞又怎能將兵權交到濟爾哈朗、阿巴泰手中,就算多爾袞肯,下面這些人也要拼命反對。
“皇父攝政王,奴才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遏必隆畏畏縮縮地站了起來。
多爾袞皺了一下眉頭:“講。 ”
“是,皇父攝政王,眼下偽明來勢洶洶。 關內本非要大清之地,何不遣使與偽明談判,讓偽明出一筆財物,將他們的京城贖回去。 如此一來,各得其利,滿洲土地肥沃,足夠我們滿人生活,又何必冒險與偽明分個生死。 ”
遏必隆地話暴露出他的本性,即精明又謹小慎微,歷史上遏必隆與鰲拜同為四大輔臣。 他的位置還在鰲拜之上。 結果卻讓鰲拜吃得死死的,鰲拜當權之時。 遏必隆宛如一隻木偶,事後又受到鰲拜的連累,差點也被滿門抄斬,不能不說是受到他這種謹小慎微的性格影響。
只是遏必隆的話並非異想天開,許多滿人親貴從入關時起就打著在關內大搶一遍然後返回滿洲地主意,只是看到戰事順利,大家才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