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襄陽的道路上經常有大順軍計程車兵巡查,早已消除對大順軍的不利因素,因為如此,李自成才放心只帶十八人就從襄陽出發,果然,從襄陽到棗陽的一百多里非常平安。
只是他沒想到他剛出襄陽就被被明軍的錦衣衛盯上了,他從襄陽出來時錦衣衛來不及作準備,回來之時,明軍的特種部隊無視大順軍巡查的騎兵,埋伏在官道上,給他佈下一個死亡的陷井。
蹄聲在明軍耳中響起,接著一個個騎兵出現在他們眼中,這些人分成前後兩隊,側面也各有數騎,將一名戴著氈幅,只有一隻眼睛的大漢裹在中間,所有人都緊張起來,他們握槍的手都流出汗水,只是誰也顧不得擦試一下,雙眼緊盯在中間的李自成身上。
第三卷大明再起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九十六章在劫難逃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九十六章在劫難逃
這些騎兵的速度並不快,只是比步行略快一點,以這樣的速度,從棗陽趕到襄陽大營只需要三個時辰左右,也就是西洋鍾六個小時,他們從上午八時左右出發,如今已經趕了一個時辰的路,中途休息一下,在下午三時左右就可以到達軍營,那時離天黑還有一個半時辰。
張鼎一路上偷偷打量了李自成數次,昨天看過劉秀以前所住故居後,李自成以前在襄陽城下的焦慮好象消失了不少,臉上重新變得自信起來,這讓張鼎感到大為安心,看來這場棗陽沒有白來。
張鼎是李自成的侍衛隊長,孩兒兵出身,這些孩兒兵都是李自成收養的孤兒,與李自成情同父子,可以說對李自成最為忠心。
這數年來,雖然有了安定的地盤,大順軍不用再東奔西跑,可是大順軍的日子過得並不舒心,前有吳三桂,後有張獻忠,南明雖然與大順軍互不侵犯,可是南明畢竟是正統,與大順有逼死君父之仇,隨時都有可能翻臉,本來以為南明會與韃子一直對峙下去,沒想到南明竟然取得與韃子會戰的勝利,這一下,不由大順上下不安,南明與韃子之戰若是結束,隨時都可以揮軍西征,那還不如先下手為強。
只是沒想到,單是一個襄陽就讓二十多萬大軍不得寸進,眼看時間一天天過去,南明主力隨時可能抽調回來,又如何不讓大順軍上下著急,讓張鼎等人更加著急的是,連大順永昌皇帝也為襄陽的戰事焦慮。
在張鼎這些人看來,只要李。自成保持清醒,大順就是有天大的難關也能闖過去,當年李自成最落魄時,身邊只有十八騎,還不是在短短數年間就拉起百萬人馬,結果連大明京城也攻破,現在大順軍有數十萬大軍,數省地盤,不知比原先強了多少倍,即使南明擊敗韃子又怎樣,最終還是要敗在永昌皇帝手下,這天下終究是大順的。
就在張鼎如此想時,他耳朵裡聽。見了“砰!”的一聲,接著他看到永昌皇帝胸前一朵血花濺起,沒等他回過神,又是“砰!砰!”如同炒豆子一樣的聲音響起,一個個血洞在永昌皇帝身上突然冒出,鮮血飛濺,張鼎甚至感覺到自己的臉上一熱,接著傳來鮮血溫熱的感覺。
“不!”張鼎口中發出一聲驚天動。地的聲音,他只感覺到自己心房緊縮,差點連氣也喘不過來,永昌皇帝征戰數十年,難道就會如此死去,不會,不會,張鼎一遍一遍安慰自己,毫不猶豫的從戰馬上躍起,撲到李自成身上,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前面。
剛剛抱住李自成的身體,張鼎就覺得後背一陣疼。痛傳來,他明白,自己也被敵人的火槍射中了,只是他不敢怠慢,忍著背上鑽心的疼痛,向下面倒去,在空中一個翻身,讓自己的背部首先落地。
“轟”的一聲大響,二百多斤的重量一起壓在張鼎身。上,“卟。”的一聲,張鼎口中吐出一口鮮血,直接昏迷過去,只是臨昏迷前,他感覺到永昌皇上在他身上動了動:“皇上還沒有死。”張鼎嘴角頓時露出一絲笑意。
從聽到第一聲槍響,接著第二聲,第三聲,到張鼎。飛身撲到李自成身上,然後從馬上摔下,張鼎昏迷,寫起來長,其實時間非常短,當張鼎掉在地上昏迷過去時,其餘十七名護衛才反應過來:他們受到襲擊了,眼下大順皇帝生死不知。
“殺!”這讓十七名。護衛一起紅了眼,這十七人,大部分都是從孩兒兵出身的孤兒,一向視李自成為父,眼下李自成生死不明,他們心中狠不得將襲擊的人粉身碎骨,提著馬毫不猶豫的向火花閃過的地方衝來。
“自由射擊。”劉國軒大聲命令道,他已經看到李自成身上中了至少七八發子彈,可以說基本沒有生還的希望,眼下就是要把李自成剩下的十七名侍衛一起幹掉,然後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