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能活著,而他留這四萬大軍是為了儲存楊家的實力,彷彿是在透過這一行經告訴所有的人,他鎮王戰死西北已經盡忠了,留下這支軍馬算是一種解脫般的孝意,至少在他死的時候不會掄為不忠不孝之徒。
五人面面相覷,誰都不敢把心底裡的那句話問出來:王爺是要他們造反麼,追隨著那位新主向冷酷無情的皇家發難,用他們手裡曾經保家衛國的兵器報楊家的血海深仇?
箱子裡已經沒其他的東西了,剩下的是一個外表古樸的錦盒,楊通寶拿出來的時候五人都是圍在一起大氣都不敢出,盒子揭開的那一刻只須看一眼眾人心裡都清楚王爺推崇的繼承者是誰了。
京都青,江南白,盒內裝的的是一塊雪白無暇的羊脂白玉,溫潤的玉印上方刻的儼然是屬於鎮王的獅像盤蟒圖。不用說了,王爺推崇的是江南敬國公,那位在江南一地上幾乎割地為王翻雲覆雨的楊門人傑。
五人面面相覷,或許是心裡有數所以都不感意外,畢竟王爺最重視嫡傳正統,這繼承者的人選應該是從三公之中選出。
三公之中猶以敬國公最是勢大,這一年來江南那邊翻雲覆雨幾乎沒一日消停,這位主的實力之強可以說都早有耳聞。他的離經叛道可說是毫無臣下之心,若是王爺心裡惦記著這股仇恨的話,無疑這位行事最肆無忌憚又老辣狠毒的少年是最佳的人選。
楊通寶用顫抖的手捧起了這枚玉印翻了過來,果然,上書:世襲楊家鎮王,楊存之印。
再心裡有數,但所有人看清上邊的字時都是倒吸了一口大氣。
這不是皇上御賜的掌權大印,要知道在這年代私刻官印那可是滅九族的大罪,可上邊的十個字個個滄勁無比,每一筆都是鐵劃銀鉤般的通透有力卻又行雲流水般的寫意自然,大有那落筆定江山的不世氣魄。
十個看似隨意的字卻一筆一劃極是講究,龍飛鳳舞間那陽剛至極的味道很是熟悉,這等好字讓在場的五人同時眼眶發紅。
王爺當年號稱是京城的文才第一,少年時這筆下的功夫就已經不遜色於任何的當世大家,後來他的字寫意中又透著幾分剛硬之風,再厲害的書法大師恐怕都難模仿一二,更別提是臨摹出這獨一無二的神韻。
這是王爺親手刻的王印勿庸質疑,看來他早就心有所屬,或者說他的希望全在敬國公的身上,他希望將整個楊家交給那個離經叛道卻又飛揚跋扈的楊門人傑,希望楊家能在他的手上再次鼎盛起來。
“諸位,你們怎麼看?”楊通寶已經泣不成聲了,原來王爺早有以死明志之心,他這不是怯弱的逃避,而是要給自己給楊家的先祖後嫡一個交代,已經絕後的這一事實始終是王爺無法逃避的一個罪過。
“末將誓死遵從王爺遺命。”四位將軍亦是滿面泣盡英雄淚,即使沒有號哭出聲,但心裡的震撼讓他們明白了王爺的意思,他託付給這支軍隊的是鎮王最後的尊嚴,希望這支軍隊能追隨新主振興楊家,對於死去的王爺來說這是一種贖罪,一種懺悔。
即使直到死的時候也沒言語半聲,但那血海深仇是王爺心裡的陰霾,最後的一刻他絕不會因為怯弱而選擇妥協,即使是死但他的信念已經傳達給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楊通寶的面色決然而又陰森,與他們四人一樣,王爺留下的命令是勿傭質疑的,從震驚過後他們也是接受了這個事實。斂屍報仇之事暫且閣下,現在要做的就是儘快的達成王爺的遺命全軍撤退江南儲存這股最精銳的實力,二是解決眼前的糧草問題,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除非雙極旗肯一路劫掠南下,否則的話這點糧草根本支撐不了多久。
第697章 神機妙算(下)
孤軍無援啊,在五人面面相覷的時候看到了那包怪異的東西,上邊竟然也留了一個紙條,或許是楊術一早就預料到了這支孤軍會遇到的困境,所以已經言明只要點燃裡邊的東西自然有人會馳援,至於來人是何身份就沒多言,或許連王爺自己都搞不清楚。
抱著對王爺絕對的信任自然沒人敢有半點懷疑,其他四人看見了希望都是鬆了口大氣,而楊通寶卻感覺這東西似曾相識,記得沒錯的話這是出征前那個名叫馬六的呈上的東西。
隱約間記得他還曾嚴詞厲色的說過這是敬國公特意獻上的,一但雙極旗血戰西北有後顧之憂的時候才能用,如果真到了那樣的險境他會盡楊門之子的責任全力協助雙極旗度過難關。
安撫好了軍中將士的情緒,將王爺的遺命一一傳達以後軍中並沒有多少的譁然,或許是朝廷的做法也讓他們寒了心,所以這時一聽要去江南投奔敬國公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