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部分(3 / 4)

小說:天魔極樂 作者:

處駐軍縱橫交錯,軍備上被戶部和馬政一起牽制著,哪怕是想起兵也一時半會難以武裝集結。

六部的文官們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老皇帝的一聲令下這些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文人開始了對於武將的排擠,在軍餉和供給上極端苛刻的控制著,以最陰毒的辦法在鎮王一脈無法兵變的情況下進行最是極限的分化。而三公就更不用說了,哪怕是敬國公死後風光無限,但依舊躲不過隨即而來的空前打壓。分散各地的三公很快就被朝廷連消帶打的控制下剝了兵權,在地方上的影響力尤其一些在地方官場上的勢力也是日漸萎縮,可以說朝堂在精密的謀劃下已經把三公的大權徹底的架空,變成了有名無實的三個領空餉的家族。

第616章 兩大武家的沒落(下)

這場打壓歷時數年,老皇帝步步為營卻又陰狠果斷,用極端強硬的手腕徹底壓制住了百年來鼎盛的楊家,更是讓楊家的三公徹底成了有名無實的擺設。

而師家也好不到哪去,畢竟沒有鎮王那樣的異姓王坐鎮,師家的大軍在步步為營的分化下遣送各地以衛所之名各自駐防,打的雖是師家軍的旗號不過將領全都改頭換面,這些兵馬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脫離了師家的掌控。

師家也如楊家一樣,在越來越多的分化之下徹底退出了朝堂,而後兵權也受到了毀滅性的打壓。

老皇帝手段高明,行事狠辣果段,上輩子在位的時候把所有的精力全用來打壓兩大武家。在他的運籌帷幄下朝堂上新生的勢力完全架空了兩大武家,在皇權與新勢的刻意打壓之下這兩個名門望族漸漸的走向了衰敗。

而那時他不準兩大武家有自己的輩分就是一個鮮明的訊號了,從楊術這一代開始兩大武家已經不允許有自己的輩分,如此羞辱性的打壓顯示了皇權的強硬,而帶來的連鎖反應也是劇烈的。

要知道輩分這東西哪怕是民間的小家族都不敢馬虎對待,這可是延續家族血脈的一種象徵,更是一種人丁興旺或者說是名門望族的必不可少的傳承,老皇帝廢去師楊二家的八字排輩即使是密而不宣,但可想而知的是這一舉措帶來的連鎖反應有多劇烈。

這在當時是一個空前的訊號,揣摩明白聖意以後崛起的各方勢力自然是落井下石,以一副痛打落水狗的架勢瘋狂的蠶食著兩大武家被打壓後留下的權利真空,徹底的扼殺了兩大武家翻身的機會。

兩大武家無可奈何,在忠義的教誨下只能忍痛的接受了這個事實。老皇帝的強硬,兩大武家的無奈,這兩者的態度此消彼漲之間代表的是權利的真空,有心人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兩大武家日漸低落,甚至開始從朝堂的權利中心被排擠。取而代之的是其他勢力的崛起,諷刺的是這其他勢力之中不只是溫遲良還有李敏陽一類的文官,更有著起王的血戰西北,容王掌權東北大營的所謂輝煌。

萬墳龍王趙睿機是第一位武王,百年來第二位武王是隔了那麼多年的起王,這些皇子的崛起是多麼的不易。一者可以看出百年來兩大武家對於兵權的掌控度,二也反應出皇家為何會對兩大武家那麼的不滿。

名不見經傳的溫遲良藉著這陣風氣迅速崛起,藉著東宮的名號平步青雲儼然成了朝堂上的一隻猛虎,而李敏陽以帝師的身份問權朝堂順理成章的成為文官之首,再加上皇家武王對於兵權的爭奪猙獰畢現。

老皇帝步步為營之下在朝政和軍權兩方面成功的打壓了兩大武家,將百年來一直鼎盛的兩大武家打得是元氣大傷一蹶不振。

嚐到了甜頭的老皇帝根本收不住手更不會有半分的不忍,即使兩大武家為了忠誠忍氣吞聲預設了這個事實,可老皇帝得寸進尺間越發的瘋癲,可以說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

為了自己的名聲他不便對活著的人明下殺手,但對於死人進行辱屍已是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後來迷信於風水學的他開始破壞兩大武家的祖墳,他更是想盡辦法殘害兩大武家的子嗣,致使現在的兩大武家的嫡系人丁凋落,甚至楊家各脈都要到了斷子絕孫的地步。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是一種堅定而又愚蠢的忠誠,也是導致兩大武家沒落的直接原因。

迂腐的思想下這些亡靈能接受這種事實,他們從出生開始就身為人臣的思想讓他們只能無奈的接受這個事實。不過若是子嗣受到迫害的話就是另一回事,他們可以接受家族的衰敗,但身為長輩,人父,人兄,人子,他們不願看到自己的子孫一個個慘死非命。

金剛印自此暴走,一系列的變故之中原本還選擇沉默的亡靈們開始了反抗,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