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蘇法海軍開戰,我們有多大勝算?”
米內海相的回答簡單明快:“沒有任何勝算,首先日本海軍就不是為了和英美打仗來建造的,但要是和德國義大利打的話,倒沒有任何問題。”
這邊還在扯著特別具有日本特色的皮,那邊來了個晴天霹靂。8月21日深夜,裡賓特洛甫給大島浩打了個電話,說由於歐洲局勢的“無可奈何的原因”,德國要和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了。
大島浩一口氣差點沒背過去,說:“德意日共同防共協定中秘密協定第二條不是規定了任何國家在與蘇聯簽訂新政治條約時要得到另兩國的同意嗎?你們這是違反三國條約,我要抗議。”
裡賓特洛甫好像沒聽見,很親切地向大島浩大使(當時大島浩退出了現役,乾脆當起大使來了)道了晚安後,彬彬有禮地放下了電話。
條頓人這次算是把黃皮猴子給結結實實地涮了一次。當時正是諾門坎戰役的關鍵時候,有了這個《德蘇互不侵犯條約》,朱可夫元帥向蘇軍總參謀部要的增援師團從歐洲部分派到了遠東,關東軍則要滿地找牙。
平沼騏一郎內閣這就到了臺,日本陸軍更是從上到下一片心灰意懶,大島浩也灰溜溜地辭了職,回家看孩子了。所以就是在這種氣氛下,有人說一聲“撤了吧”,大家也就全同意從中國大陸撤軍了。
那為什麼又沒撤呢?
有一類戰犯叫“參謀”(四十三)
為什麼又沒有撤?那是因為到了1940年了,希特勒在歐洲的場面是“相當的壯觀”。
4月9日佔領挪威,5月10日同時進攻比利時,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