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3 / 4)

小說:大上海1909 作者:夢幻天書

資金鍊出現了斷裂,加上各地官僚競提存款,群起敲詐勒索。他再也撐不下去了,一代金融霸主就這樣一敗塗地。

蕭震雷自從發現報紙上玄機之後就決定要與洋商們再來一場中外商場大戰,現在他手握四千五百萬兩,資金雄厚,在上海灘無人能及,而且他有半年的時間不用擔心被銀行和錢莊追貸款,因為在簽訂貸款協議之時,協議中就規定了不到還款期限,銀行不得追款,否則他有權拖欠不還。

書桌前站著兩個人,一個是紡織廠總經理程裕盛,另一個是電燈公司總經理助理李書林,他們都在等待蕭震雷的指示。

蕭震雷一邊抽著煙,一邊看著一封封電報,這些電報都是從各省省會城市拍來的,電報上寫都是各地棉花收成情況,而拍電報的人都是鐵血救國社分佈在各省社員。

看完所有電報,蕭震雷起身走到窗戶前沉思良久,就在程裕盛和李書林感覺雙腿都站麻了實話,他終於開口了:“錢都給各省負責人匯過去了嗎?”

“匯過去了,現在各地都有票號,還有銀行,那邊很快就可以收到,如果資金不足,我們這邊隨時可以再匯,不會耽誤多長時間!”

“很好,這次咱們決不能讓洋人們把持棉花價格,如果買不到棉花做成棉衣,我看歐洲這個冬天會凍死多少人?通知下去,從明天開始,各地立即大量收購棉花,價格只要不超過每擔二十兩,有多少要多少,給我把市面上能夠收來的棉花全部收上來,如果每擔價格超過二十兩立即發電報報告情況!”

“是!”

蕭震雷開始了高調坐莊,他的指令下達之後,國內市場的棉花價格是一天一個價,有的時候是一天幾個價,棉農們見價格蹭蹭蹭一直往上漲,也都不忙著出手了,這可讓那些從事棉花生意的洋商們著急起來,棉農們囤積棉花的時間越長,價格自然也越高,洋商們如果要收購必要付出比以前更多的成本和資金,可是洋商們的國內又一直催著他們儘快買到棉花運回國內,現在已經進入十二月份了,農曆十月了,冬季已經來臨,氣溫越發下降得厲害。市面上沒有棉衣出手,讓棉衣的價格刷刷刷上漲不停,要知道此時歐洲冬天實在是太冷了,沒有厚實的棉衣可不行。(未完待續。。)

第235章 中外商戰(2)

十二月十日,經過兩天的收購,各地先後發來電報彙報棉花收購情況,蕭震雷讓人將電報進行整理,將電報上所說收購數目進行匯總計算,得知這兩天共收購棉花120萬石,最高收購價為4兩銀子一石,如果與洋人的收購戰繼續打下去,這個收購價絕對不是最終價格。

據蕭震雷派人調查此前歷年全國棉花產量,產量最高的一年不過46。5萬噸,按一石160斤計算,也就是580萬石,而蕭震雷兩天的時間就收購了大約五分之一的產量,現在全國的主要產棉區在華北平原、華中、華東地區,這些地區的棉花產量在全國棉花產量上佔了絕大多數,事實上蕭震雷也只是派人去了這些地區收購棉花,其他稍遠的省市則沒有派人,去,一方面是人手不夠,另一方面是因為其他地方即使有棉花也不多。

在蕭震雷沒有開始與洋商們展開棉花收購大戰之前,棉花的價格每石只有的二兩八錢銀子,雖然各地價格有差異,但相差不是很大,僅僅兩天的時間價格就上漲到了四兩,這個價格讓洋商們開始吃不消了。

在收購戰打響之後,棉農們發現價格不斷上漲,除了一部分棉農急於用錢,又或者擔心棉價下跌而賣掉了手上的棉花,其它棉農手上都還有一些存貨,實際上到了十二月這個時間段,棉花的收購其實已經進入了尾聲,棉農手上只有很少的棉花了,今年的棉花大部分集中在中間小商販或者中間稍大的棉商手中。而想要把棉花從這些人手上收購過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些中間商都非常精明和敏感。許多棉花中間商都看出來了,現在這個棉花價格肯定還會繼續上揚。這些中間上將手上的棉花捂得嚴嚴實實,等待著棉價繼續爬高。

又經過兩天的大打價格戰,洋商們頂不住了,棉花的價格已經漲到了6兩銀子一石,這個價格比最初的價格翻了兩杯有餘,如果要繼續收購棉花,在成本上就要比以往多出兩倍以上。

華德路別墅,書房。

蕭震雷問道:“這兩天的棉花收購情況怎麼樣?”

程裕盛道:“昨天收了四十萬石,今天到現在為止收了三十三萬石。一共是七十三萬石,加上上次收的一百二十萬石,總共是一百九十三萬石,只是我們暫時還不知道洋人們那邊一共收了多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