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3 / 4)

小說:三國之雲臺 作者:圈圈

兒子荀惲給他念誦的那首詩,“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石桌上放著青雀流雲鏤紋的香爐,造型簡單別緻,從中騰起的青煙像是要把人拉進一個嫋嫋的夢境,藍田日暖,雲起成濤。不似烈酒,卻引人痴醉。

荀彧斂衣坐下雙手扣弦,十指間頓時流出一串清越之音。焦尾韻淳而意厚,音清而質雅,栗色琴廂透著古樸沉鬱的光澤,龍池納音,鎖著欲出之聲經久沉吟。

歲過四十半的他雖然平日裡政務繁忙,可是在他的手下,那些事情卻也如同掌上觀紋,被他處理的有條不紊。自從當年他脫離了好名務虛優柔寡斷的袁紹,到現在成為大漢的尚書令,而來已是一十六年了,少年時心中的那份振興大漢的理想卻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實現,倒是隨著他的官位的提升便得越來越模糊了。

這十幾年來,他卻是看到,有了他盡心竭力的輔助,他眼中的明主先後徵袁術,敗袁紹,挾天子以令諸侯,統領了北方,可是隨著曹操的實力變的越來越大時,他卻也是有些變得看不清了曹操的心思。有時候,荀彧他也曾在心底裡詢問著自己,自己的一腔為國之心,究竟給大漢換來的是一個太平天下,還是又造就了一代權臣。而他心中的那個明主究竟會是一個周公,還是另一個王莽呢,這一切,卻是沒有誰能夠給他答案。

記得當年有名的相士許劭曾為曹操評曰: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對於這種評價,荀彧初始卻也不覺的奇怪,以他的見識,自是知道,在亂世中,要和形形色色的奸臣梟雄相抗衡,即便是明主也當有奸雄的資質,這樣他才能立足,才能有平亂世的根本。可是現在的他卻是有些害怕,許劭的話一語成讖,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如今的朝廷,卻是早就不再是天子為政,朝中的重臣卻大多是曹操提拔而來,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不論是內廷還是外朝,聞天子之命者,卻還需多請示曹丞相方得施行。只因天子不忿,與國舅董承抱怨,卻便使得董氏一門數百口人頭落地,更可恨的身懷龍種的董貴妃雖有天子求情,卻也被逼凌而亡。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麼!?”荀彧暗自問著自己。

沉吟中,卻是一生輕呼喚回了他的神思,“父親,大兄來拜訪了!”卻是荀惲進來稟報。

“哦,是公達來了麼,為父這便前去,看時辰,想必這會你大兄該是從丞相府而來,你這便去安排飯食!”荀彧吩咐道。荀惲自是應下不提。

廳中,荀彧和荀攸叔侄分賓主而作,雖然荀攸年長,可是卻輩分小,荀彧當下開口道,“公達這次卻是要升任尚書令了啊!”

“嘿嘿,叔父還不是要升為三公之執事,侄兒這才能代叔父之職!”荀攸卻也見外,畢竟此時的這對叔侄在曹操手下卻是一內一外並重,一管民政一謀軍事相得益彰。

“我本不以官位為榮,所求著不過是為了天下的太平,百姓的安康,如今雖仍天下洶洶,畢竟我等治下百姓還算過的去,我心卻也安樂了!”荀彧道,方才的那一番心思終究還是縈繞在心間。

精明如荀攸,自非常人,“丞相不過還是丞相,這天下畢竟還是大漢,叔父的辛勞自是當得起現下的官位的,何必再苦苦推辭不就呢?”

“丞相以我為勞,以高官相謝,這怎麼會是我的本意呢?”

“叔父,你的心思我豈不知,不過若無當今丞相,這亂世中,諸侯割據,天子闇弱,這天下兇兇中,未知會有幾人稱王,何人道寡啊!”

一時無語,荀攸之言,荀彧卻知,“士雖難免為酬知己者死,可是天下為公,叔父還當善養己身,為天下計!”

正在這時,卻是得聞荀惲的話語聲,“父親,大兄,飯菜已好,還請入席!”

“哦,長倩啊,這成了親卻是思慮周到了許多,竟是知道我的肚子已是空空,早就安排了飯菜,卻是正好!叔父,這便去吧,莫要再尋思了,且看眼前事!”

席上,卻是無人言語,書香門第的荀氏家族自然謹遵著聖人教導,正所謂食不言寢不語,這樣一來,雖然有些索然無味,可是這吃飯的速度倒是蠻快的。

撤去了飯碗,端上了餐後飲,荀攸卻是先開口問道,“聽聞,昨日長倩回了趟潁川,一路之上可好,這大雪之後,路途泥濘,前段時間還曾聽聞幽並之地,還有不少人給凍死,我們那邊卻是如何?”

“好叫大兄得知,潁川之地卻是無這等凍死傷人之事,若有這般事情,豈不是敗壞了父親的名聲。”荀惲的話,一下子倒是讓年近五十的荀攸有些臉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