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2 / 4)

小說:三國之雲臺 作者:圈圈

被藏在成都城內的雲漢分站的人給傳到了襄陽城,而後當鄧瀚那邊都將這份情報再次透過信鴿傳遞到漢中,接著又經過一番周折交到閻圃手上的時候,劉循所帶領的幾萬大軍,還沒有過了梓潼。

鄧瀚分析著眼前的情報,漢中發了八萬大軍進兵益州,在張衛帶領下不計生死的攻打僅有在高沛統領八千人守衛的葭萌關。高沛雖然也被人稱為是劉璋手下的名將,可是從主而知其僕,從劉璋的水平當然也就可以盤算出高沛的水平。葭萌關的丟失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考慮到這訊息的時效,或許此刻那楊懷和冷苞應該是合兵一處,接應了從葭萌關潰敗的高沛殘軍,退守陽平關了吧,須知漢中兵並不需要留有多少的兵卒來守衛自己的後方糧道,蜀中古道,卻都是一條路連線兩邊,漢中軍若是破了葭萌關,卻是可以依次而進,他們要做的不過是向前而已。

至於漢中軍攻打葭萌關的損傷,想來高沛須不是後來的霍峻,能夠以區區數百人便硬生生的扛了劉璋手下萬餘人一年的圍攻,而且最後這萬餘人不僅無功,卻還被其打得大敗虧輸,故而眼下漢中軍矢志為了張魯復仇,卻是上下同欲者,故而可以無往不利。雖然益州漢中兩地的軍士或許都是武備差不了多少,可是精神意志上的差別,當然決定了他們的勝敗存亡。

鄧瀚的分析自是從隨後九芝堂發回的情報中得到了確實。漢中軍乃是從二月十八日兵發葭萌關,二十日破關,守關的高沛領著千餘潰兵迤邐西行。二十九日高沛得楊懷和冷苞的接應,得以駐蹕於陽平關,三人合兵一處卻也有兵近兩萬。不過三日後,漢中軍的先鋒軍便在楊昂的帶領下出現在了陽平關門前。

兵力的增多並沒有讓陽平關的結局有什麼變化,一鼓作氣勢如虎,有了信念的漢中軍自是比益州兵強悍,加上高沛所領的敗軍將漢中軍種種不可思議的事情傳遍了陽平關的守軍,又讓益州兵本來就不如漢中軍計程車氣更是跌落了幾分。未戰先怯,結局早定。

當一路緊趕慢趕,心切北上的劉循大軍剛過了劍閣時,前面的白水關也在羊羔冷三人的手中丟給了漢中軍。不得已劉循大軍卻也只能先後撤至劍閣,在李嚴的建議下,劉循卻是下令讓羊羔冷三人領著殘餘的萬餘人進駐廣元,以免讓潰散的敗兵再次影響大軍計程車氣。

“子浩,這般局面下,我軍如何可以取利其間啊?”從荊州各州郡巡視了一番的劉備卻是變得意氣風發了許多,親眼看到自己的實力,當然讓原本只是從麾下諸人的彙報中悉知情況的他更加感到踏實,當然也更加的有了底氣。

髀肉之嘆彷如昨日,“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也。”的話似乎也是剛剛和他人敘談不久,而今,這般局面之下的劉備豈能不意氣風發。

看了一眼座中的徐庶和諸葛亮,鄧瀚卻是道,“初始之時,在下不過是想讓益州漢中兩相爭,我軍自作漁翁。益州乃是天下四角之一,而漢中卻也是天下形勝之所,均是成大事之根本。無論那方敗弱,我軍都可乘勢而取之。”說到這裡,鄧瀚卻是掃了一眼思考中的劉備,倒是沒有看到什麼為難的神色,“據眼下看,加上如今的天下形勢,益州劉璋處,倒是弱了一些,不過以主公和劉益州之宗親之誼,主公自然是不會落井下石了。在下倒也沒有想到益州如此疲弱!”這句話出口時,鄧瀚卻是感到諸葛亮和徐庶兩個人的眼光玩笑般的看了看他。

“如此,主公若是有意助劉益州一臂之力,或許可以讓關君侯動一動,讓上庸大軍順河而上,屯駐西城,意指南鄉,當然這樣對我軍並不是最好的選擇!若是有益州來使,請我軍入川相助,自是最好,我軍不僅可以順路施恩於蜀中,還能從益州賺些錢糧補助,其下則是益州劉璋請我軍相助,從上庸出兵,攻敵所必救!當然相比於第一條,我軍主動和讓人相請自然也是差異迥然了。”

“呵呵,子浩的算盤打得不錯,什麼時候都想著專區更多的好處!不過兩位軍師如何看?”

“主公不願傷了與劉璋的宗室情誼,也不願違了昔日劉焉對主公的知遇之恩,子浩的建言卻是極好了!”徐庶道,“若是益州請我軍入川相助,主公卻是可以領兵三萬,用黃忠,魏延,霍峻為將,進兵西川,自可讓三將軍和孔明留守荊州,子龍將兵巡視四方。此外上庸關君侯卻是可以相機而動。至於錢糧所需,自是有孔明!”鄧瀚說了自己的想法,徐庶便直接給了劉備具體的行動方略以及將領的呼叫。

“呵呵,主公,去年荊州大熟,除去了南征交州的損耗和今年各地屯田所需的糧種,我二十萬大軍戰時的軍糧錢賦足可支撐兩年!且都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