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在上庸,江陵,夷陵,長沙等地,當然襄陽城內卻是儲存更豐!另外自今年伊始,我荊州各地又多出了不少的人口戶數,卻是原先避于山中的鄉人為主公之仁政所吸引,又紛紛迴歸鄉鄰,故而在不影響農事的情形下,我軍還可多招募三萬軍士,此外據武陵太守馬良那邊傳來的情報說是近來還有些蠻人願歸附於我荊州治下,聽聞卻是從西川南蠻中避難而來的一些部落族人。從中卻又可以挑選一些青壯以充軍!且依據先前子浩的建議,我軍於鄉鄰野間除了正常設定的衙役之外,分佈在各地已經稍加訓練的民衛卻也有近十萬人!”
聽完了三個人的話,劉備自是笑道,“孔明這番話是不是要告訴我說,主公,我們現在要錢有錢,要糧有糧,想要打仗我們還有足夠的兵士,若是有了損傷,我們還有不少的後備,現在就等您的決定了!呵呵,備何有幸啊!”
“有卿等相助,備自無憂矣!不過,且先等等吧,既然我軍已經準備好了取利於鷸蚌相爭,而今尚未到不可開交之時,豈會盡如我意!”
大方針既然已經定了下來,所期待著只有等待。不過對於等待的感觸,不同的人自由不同的體味。
此時劍閣之上的劉循卻是已經對等待感到不耐煩了。原本兩軍對峙,益州軍作為守軍,且又連逢敗績,軍心不安,加上關上雖有他帶來的三萬精兵,以及廣元城中楊懷,高沛和冷苞三人收攏的葭萌關,陽平關還有白水關的敗軍萬餘人,都應該據城池關隘以為守,待敵之不可攻而自去。
不過作為主帥的他,劉循卻是不想做個縮頭烏龜。在他看來張衛出漢中率領的八萬兵,如今連戰雖連捷,先後三日下了葭萌關,五日而破陽平關,十日進佔了白水關,士氣高漲無比,但是其損耗也不小,漢中軍悍不畏死不計傷亡的攻城略地,這三關而過以他看來漢中兵士的損傷當不下於三萬人。如今兩軍數量相近,且敵軍連戰之後依然成了疲軍,我益州軍雖然也是長途跋涉而來,卻有地主之利,兩相對比,卻也算得實力相當。
故而以他看來全然固守已是誠不可取,況且劍閣過後,便是無險可守,益州腹地已在漢中大軍的眼前,當在此地便將來犯之敵狠狠一擊,方能打消敵人計程車氣,所以待張衛領漢中軍來攻時,劉循便主動出擊,先後和張衛率領的漢中軍在劍閣中交戰數次,或許就如劉循所料,漢中軍已經成了疲軍,前期那股子悍不畏死的氣勢已經消弱了不少,幾番攻殺,劉循的益州軍竟然屢佔上風,就連廣元中的羊羔冷的潰兵也近乎可以與之相抵了。
這樣一來,劉循的心思卻是漸漸的變了,此時的他已經有了憑著手上的兵力徹底打敗漢中軍的心思。雖然劉循的身邊有李嚴在,可是他不是主帥,此外原本還有些小心翼翼的李嚴,也隨著兩軍交戰時漢中軍越來越明顯的頹勢而變得主動。
須知,漢中軍中並不是沒有人的,閻圃這位漢中張魯的軍師卻也不是易於之輩,更何況他還有著鄧瀚指使九芝堂中人暗中的相助,還要謹記雲漢中並不是只有打探訊息的,他們還有得到陳到訓導過的機動人員。
於是乎,劉循便成了一出悲劇,不過他悲劇的同時,身邊還跟著個正方的茶碗。隨同劉循北上的三萬精兵加上羊羔冷三個人手上的萬餘兵士在中了閻圃的示敵以弱,引蛇出洞之計後,留下的便只有潰散回劍閣的萬餘人,不過所幸的是劍閣在手,錢糧無缺,李嚴,楊懷,高沛以及冷苞諸位將領俱全,此時的劉循只好向著成都方向弱弱的說了一聲。
“父親,請速派援兵!孩兒當與此關共存亡!”
第六十三章 一客西來,卻話巴山
面對著來勢洶洶的漢中軍,原本想著憑藉著兒子劉循和李嚴率領的三萬精兵以及從前面關口退下來的兵士,齊心協力的穩守一關,待敵之不可攻而自退的劉璋,終究還是思慮不周,歷練太少,所謂的外行領導內行,估計就是這般結果的。
而此時的劉璋自是沒有了當日派兵北上時的那份意氣,當然對於自己的錯處,劉璋向來是不願意承認的,故而他卻是將這一份兒錯處便牽連到了當日勸他斂兵自守的黃權的身上,“誰讓他當初勸我只要守禦就好了,我派兵幫著防守都不行,要是僅僅是聽了你的話,豈不是如今張魯那廝都該到了成都城下了!”
憑劉璋的本事,也不過就是能夠剿滅一下領內的那些個造反作亂沒有見識的愚蠢之輩,想和如今氣焰高漲的漢中軍對敵,劉璋卻是心虛了很多。何況這些年來,蜀中並無什麼大的戰事,故而麾下的兵士除了幾個關隘處的或多或少見過多少血氣,如巴郡嚴顏部,還有南方和蠻人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