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1 / 4)

本書對廬山會議作了深入的分析,其用意可能是在此吧。

第三,前面已經說過,本書作者認為,1957年到1966年這十年,是我們黨為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而經歷的一個艱難曲折的時期。這裡就來略微談一下,反映在這本書中的探索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書中引用了毛主席1961年8月在廬山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其中說,“對社會主義,我們現在有些瞭解,但不甚了了。

我們搞社會主義是邊建設邊學習。搞社會主義,才有社會主義經驗,‘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對這些話,一波同志評論說,”那時,人們還不大興使用‘探索’這個詞,但毛主席這段話已清楚地表明瞭怎樣建設社會主義,要在實踐中探索的思想“

(1270頁)。對於過去沒有做過和並不真正瞭解的事情,要能完全弄清楚,固然也可以參考前人已有的經驗,但最主要的還是要靠自己的經驗和以自己經驗為依據的思索。

人們往往要經過挫折和失敗的反覆的過程,才能逐步地排除錯誤的認識,並從比較膚淺的認識,逐步達到比較深刻的和

218

891胡繩文集

正確的認識。承認探索的必要性,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

在中國,當時說探索還有一層特殊的含義。那時至少蘇聯領導人認為,中國和任何其他國家要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根本不需要獨立地進行什麼探索,只要照葫蘆畫瓢,一切都可以而且應該照蘇聯已有的辦法去做,探索就完全是多餘的。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說要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進行探索,就是說,不是在一切事情上都跟著蘇聯亦步亦趨,不是在一切事情上蘇聯曾怎樣做就只能怎樣做。應該說,毛主席是看出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並不是十全十美,而是有相當嚴重的缺點和弱點的第一個人。一波同志在書中說,“建國以後,由於缺乏經驗,我們在經濟建設中基本上是沿襲蘇聯的做法,但毛主席不久就發現這種做法存在不少弊端,力求在借鑑蘇聯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找到一條適合中國自己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毛主席還認為,“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速度也可以加快,應該比蘇聯搞得快一些,好一些”

(659頁)。

1956年毛主席寫的《論十大關係》中,對於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的弱點的論述,在當時可以說是極為深刻的。所以一波同志的書中說,毛主席“1956年開始了關於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1958年發動‘大躍進’,就是這個探索的繼續“

(718頁)。不過這個探索在根本上是失敗了。

要擺脫蘇聯的那一套模式的弊病,進行探索,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甚至提出這種想法,也是不容易的,幾乎近於大逆不道。因為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它已經形成了一套看來很完整的經驗,這套經驗不但已經收到相當的效果,而且已經形成了一套維護它的理論,也形成了只能

219

胡繩文集991

遵守,不許絲毫違反的權威。毛主席有在民主革命時期創造性地,也就是違反共產國際和蘇聯領導人的意願,而走出自己的道路的經驗;又有在社會主義改造中,不照抄蘇聯辦法而取得成功的經驗。毛主席還根據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的經驗,敏銳地看出蘇聯模式的弊病和弱點。因此,毛主席勇敢地向中國黨提出獨立地進行探索的任務。毛主席自己進行了這種探索,黨的許多領導人在毛主席的鼓舞下,也進行了這種探索。

一波同志的書,反覆強調探索之艱難。的確,一般說來,對於過去從未遇到過的事情,從不知到知,從不甚了了到完全瞭解,總要經過一個複雜的過程。特殊說來,在社會主義建設這個問題上,還要排除由於蘇聯的經驗而形成的一些凝固的然而是不正確的觀念,就更加複雜和艱難了。

根據一波同志書中的論述,我想,在1957年到1966年這十年的探索中,出現了大致有下面四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仍然陷在蘇聯模式的弊病中。最明顯的就是始終以為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只能實行計劃經濟體制,而且是以國家指令性計劃為主體的體制,完全否定市場經濟的作用。

第二種情況是,拋棄了蘇聯的那種束縛各種社會積極性的僵化的模式,但又走到另外一個極端。不顧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以為單憑發揮主觀能動作用,用大搞群眾運動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