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3 / 4)

小說:品花寶鑑中 作者:青澀春天

府中,也與不出師一樣,由不得他。”素蘭道“華公子也沒有買他,他師父當日又沒有寫賣字給華府,怎麼由不得他,難道在那裡一世麼?”寶珠道:“此處說話,到底不方便,我們何不同去找媚香商議。一同到度香處,看看杏花,連碧桃也開了許多。不知今年節氣這麼早,我記得碧桃往年是三月中開的。度香今日也不請客,我們幾個人去談談未嘗不可。”琴言也甚樂從,換了一身衣服,一面叫套了車。素蘭、寶珠都是走來的,二人便吩咐跟班回去套車,並吩咐所帶的衣服,都到蘇家佩香堂來。

二人即同坐了琴言的車,到蕙芳寓處。

卻值蕙芳在寓,三人進內,只見蕙芳在書桌上看著幾本冊頁,見他們進來,笑面相迎,說道:“今日可謂不速之客三人來。”三人笑了一笑,且不坐下,就看那冊頁。寶珠先搶了那本畫的,那兩人也湊著同看,有山水,也有花卉,卻畫得甚好,原來蕙芳新求屈道翁畫的。看到末後一頁,是一個美人倚闌惆悵的光景,闌外落花滿地,雙燕飛來,像是:“落花人獨立, 微雨燕雙飛”的詩意。琴言觸動了當年那個燈謎,忽忽如有所感,看題著一首絕句,琴言默唸是:春色關心燕燕飛,杏花細雨不沾衣。

倚闌獨自增惆悵,芳草天涯人未歸。

又將那一本字也看了。蕙芳讓三人坐下,問道:“你們還是不約而同,還是約了同來的。”寶珠道:“約齊來的,我們同到度香處看杏花罷。”蕙芳道:“今日又有局嗎?”寶珠道:“局是沒有,也算個不速之客何妨?”蕙芳點首笑應。素蘭、寶珠的衣服與車都來了,二人即換了衣服。蕙芳進內也換了,又問道:“你們同來竟一無所事,單為看花麼?”素蘭道:“事有一件,到怡園再講罷。”蕙芳道:“何不先講講,此刻還早,到度香處尚可略遲。”素蘭就將琴言的師孃要他出師的話,略說了幾句。蕙芳道:“何如?我前日對你講,你還說這也未必然之事,誰知竟叫我說著了。但要辦這事,其實也不很難,就怕娘兒們的說話不作準,一會兒又不願了。或是說定了數目,又要增添起來。且誰去與他講呢?”素蘭道:“那倒不要緊,就是我們也可以去講的。”蕙芳道:“既如此,且到怡園再商量罷。”於是一同上車,徑往怡園來。

進了園,看不盡絳桃碧柳,綠水青山。過了一座紅橋,繞了十重綺戶,才到東風昨夜樓邊。只聽得樓上清歌檀板,有人在那裡唱曲。四人便住了腳步,聽像度香的聲音,唱著一支《懶畫眉》,四人細聽是:漫說瑤臺月下幸相逢,又住了群玉山頭第一峰。耐宵宵參橫月落冷惺鬆,又朝朝銅瓶紙帳春寒重,且請試訊息生香一線中。

眾人聽不出什麼曲本上的,覺得笛韻悽清,甚為動聽。聽得子云笑道:“到底不好,還是你來,我來吹笛。”又像次賢 唱道:則這勾闌星月夜朦朧,聽盡了曲唱江城一笛風。相和那簾鉤敲戛玉丁冬,引入離愁離恨的梅花夢,作到月落參橫蕭寺鐘。

四人正在好聽,忽然止了,聽得次賢說道:“其實唱起來,音節倒好。”又聽得子云說道:“何不將工尺全譜了,教他們唱起來。”四人知道不唱了,齊走進去。書童匆忙上樓通報。

寶珠等走上扶梯,進得樓來,次賢、子云笑面相迎,見了琴言、蕙芳等更加歡喜,說道:“今日倒料不著你們來。”寶珠道:“都是我請來的。”又對次賢道:“瘦香身子不快,不來了。”

琴言於此樓還是初次上來,見這樓彎彎曲曲,層層迭失,有好幾十間,圍滿了杏花。有三層的,有兩層,五花八門,暗通曲達,真成了迷樓款式。又望見前面的桃花塢,隔了一座小山。

一條清溪,那桃花已是盛開,碧桃還只半含半吐,連著那邊杏花,就如雲蒸霞蔚一般。看樓中懸著一額是“東風昨夜樓”,有一副長聯,看是:一夜雨廉纖,正燕子飛來,簾卷東風,北宋南唐評樂府:三分春旖旎,問杏花開未,窗間青瑣,紅牙白□選詞常次賢、子云看他四人今日打扮分外好看,豔的豔,雅的雅,倒像有心比賽的一般。此刻都還穿著小毛外褂,琴言是玄狐耳絨,寶珠是玄狐抓仁,蕙芳是雲狐抓仁,素蘭是骨牌塊雲狐幹尖。四人相對,就是珊瑚玉樹交枝,瑤草琪花弄色,覺得樓外千枝紅杏,比不上樓中四個玉人。次賢、子云雖時常相對,此刻亦還顧盼頻頻。子云道:“今日無餚,只有小飲,你們餓了,就吃起來罷。”蕙芳道:“我真有些餓了。”子云吩咐先拿幾樣點心來,隨後就擺了幾樣餚饌,大家小酌。寶珠道:“方才聽你們唱的是什麼曲本?音節倒像很熟,而曲文卻沒有見過。”

次賢道:“這是我當年一個好友,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