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也曾想過下了官宦勢力這條賊船,可惜沒有成功,第二次平定羌亂他被罷職賦閒是因為張讓的進言,那是宦官勢力對他的警告,所以這一次雖然是何進上表讓他出徵的,臨行前他見的人卻是張讓,表達了自己的心意,從而有了他今天這般封賞;
左將軍皇甫嵩升任太尉之職,加封槐裡侯,原太尉馬曰磾罷免,原司空劉弘,袁術的岳父罷免,原太傅袁隗遷至司空之位,致仕辭官良久的丁宮升任司徒,原車騎將軍何苗官復原職;
宦官們的辦事力度著實有效,不僅佔據了三公之一的位置,還弄廢了兩個三公,新提升上來的司徒丁宮也是一個如同張溫式的人物,都是老好人,從來不願參與黨閥之爭;
馬曰磾是外戚勢力捧上去了,馬曰磾的致仕對他們的傷害很大,他們不像士族世家還有一個遷至司空的袁隗鎮場子,吃了個悶虧,但是何進仍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將軍,比三公還要高上一籌,外戚勢力對此並不擔心,他們更擔心的是董卓的官職;
按照何進的設計董卓就應該留在西涼成為雍涼一帶的扛把子,為他效力,想法是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宦官勢力的全力狙擊讓他不能達到目的,最終以何苗官復原職為交換,算是何進妥協了,給董卓弄了一個西涼刺史的官職;
宦官勢力與外戚勢力拿的都是大頭,士族世家們本就是一盤散沙,所以他們所得到的好處並不多,只是提升了幾個年輕一輩的人,就連袁術這一次也沒有得到太多的好處;
只有孫堅是個例外,他不是任何勢力的人,卻被升為長沙太守、烏桓侯,在這其中皇甫嵩出了不少力氣,宦官們還以為是自己人,也就不留餘力的幫了他一把;
至此,西北羌亂以勝利告終,眾人皆大歡喜的準備回師,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
········
眾人都洋溢在喜悅的情緒當中,唯有孫堅顯得有些憂慮,不為別的,他看出了一些不同尋常的東西,什麼東西?董卓!具體的來說是董卓招攬叛軍的動作;
這讓他很不安啊!他私下裡就勸說張溫斬殺董卓,他認為董卓是個禍害,而且這個禍害已經露出了不敬朝廷的苗頭,此時扼殺他是最好的時機,晚了,則會釀成大禍;
但是張溫哪有這個膽子啊!董卓已經是一方刺史了,哪容得他來處置?再者說張溫已經決定老老實實的混曰子了,也不想管這件事情,置之不理;
孫堅碰了個釘子,又去勸說皇甫嵩,皇甫嵩倒是想這麼幹了,卻覺得沒有藉口,不佔據大義,難以堵住悠悠眾口,不肯,後來有人向董卓告密,董卓當然是大怒了,李儒給他出了個主意,就是找皇甫嵩哭訴!
哭訴什麼?哭訴孫堅嫉妒自己麾下華雄斬殺王國立了大功,所以進讒言,他現在是西涼刺史,自然需要大量的兵力鎮壓四方豪強,尤其是韓遂、馬騰還儲存實力···
皇甫嵩這下子怒了,信以為真,訓斥了孫堅一頓,對董卓的事情也不問不問了;事實上他也不想管這件事,他若是動手殺害董卓,必將提前引起宦官與外戚的爭鬥,釀成大禍,這不是他想看到的;
孫堅鬱悶不已,尤其是看到董卓部下對自己總是一副虎視眈眈的樣子,心中更是決定要早早的離開這個是非是滴,所以他帶著自己的三千子弟兵不告而別,回到南方去長沙郡上任去了;
孫堅走後董卓舒了口氣,這個孫堅差一點破壞了他的計劃,這根攪屎棍一走,他手下收編叛軍的動作又快了幾分,再沒有了顧忌!
董卓本就是西涼隴西的本地人,早年間也流傳著他悍勇的傳說,只是在河東郡、幷州做官長期在外,讓人遺忘了而已,當他帶著大軍再一次掌握這裡的時候,很多人想起了他,也就投奔了他,收編叛軍的行動算是異常順利,他手下的兵馬猛然長至十三萬餘!
········
·········
PS:感謝司馬雪、玉十指、凱哥很忙三位的打賞支援!十萬字了,衝榜啊!求推薦、求收藏!每曰三更,如此給力還等什麼?
第四十五章 義之所在
“拼死拼活的也沒有個獎賞!他**!這也就算了!作為主要策劃這次勝利的你,屁也沒得到!皇甫嵩這個個會誇誇其談的老不休!”,袁術少爺脾氣又上來了,在大帳中就是一通咆哮,好在是自己的營帳距離皇甫嵩的主帳很遠;
“算了吧!我不在乎這個的!你應該瞭解我啊!呵呵!”,李凱看著氣急敗壞的袁術,他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