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臣子的本份,難道保護百姓就不是當官的本份麼?高明衡認為闖軍是殺人不眨眼的賊子,現在闖軍雖然包圍開封但都不願出現斷糧的悽慘景象,難道高巡撫還要殺害城內的百姓,把百姓吃下去!
賈明河不同意吃人。不過河南巡撫衙門做這個決定以前並沒徵求賈明河的意見,他一個武官也無法過問。高明衡向他保證,提供給新軍的都會是糧食而不是人肉。在這種情況下,賈明河內心裡對軍隊的責任感壓倒了對百姓的同情,打算對即將發生的慘劇視而不見。
很多官員和賈明河持近似看法,他們在勉強說服自己接受周王和高明衡的提議後,無一例外地把責任推給城外的闖軍:“不是我們想吃人,是闖賊逼我們吃人,所以不是我們吃人,而是闖賊吃人。”
吃人的前提是闖軍不會有任何憐憫,既然這些百姓反正都要死在闖軍手下,那還不如吃掉他們來保護更多的人。現在許平的提議破壞了這個理論的基石,喚醒了這些官員殘存的良知,這一絲天良正是許平期待的轉機,如果開封城內所有的官員都徹底滅絕人性,那許平也沒有辦法阻止城內的慘劇。
“自古以來就沒有聽說過這種事,圍城的人還能發善心給城內提供糧食?就是古之仁將也不會做的啊。”開封城內的官員覺得許平的提議實在不可思議,誰也不願承認闖賊有仁慈之心,不願意接受闖賊比自己更加愛護百姓這個事實。
但所有的官吏都有自己的親人,他們不具有周王或是高明衡這樣特殊的地位。官員們的腦筋還是很靈活:“就算闖賊是假仁假義給我們一些糧食,反正不要白不要,還是接受這個提議吧。”
周王和高明衡反對以糧換人的建議,其中以周王最為堅決,他一口咬定決不能和闖軍打交道。周王府的庫房裡有許多糧食和酒肉,自然用不到吃人,也不會有人敢吃周王府的人。高明衡也同樣用不著吃人或是擔心家人被吃,不過高明衡指出,這很可能是闖軍想惑亂軍心、民心的惡毒詭計。
從道義上講,官員和軍隊不僅是在保護開封的城池,也是在保護城中的百姓,在沒有存糧的情況下,應該向闖軍提出放百姓出城並要求闖軍保證不傷害他們。可是周王和高明衡覺得自己肯定不在闖軍赦免的名單上,也就不願意看見百姓享受生存權。
高明衡的反對意見非常蒼白無力,若是闖軍沒有提出過以糧換人的建議也就罷了,現在高明衡無法斷然拒絕,也不願意對抗周圍所有同僚殘存的良知。
只剩下周王一人還在堅決反對。
不過闖軍的建議很快就傳遍了開封的大街小巷,不光是城中的百姓,就連守軍和衙役們都議論紛紛,山嵐營的指揮官也建議周王和高明衡接受許平的提議。當聽說軍隊中有可能出現譁變後,周王那顆堅如鐵石的心終於開始動搖,他怒氣衝衝地當眾宣佈道:“好吧,不過不能一個人換一石,要一個人換十石糧食。”
周王的話語讓參與討論的官員們臉上變色。其實官員們的心裡都明白,他們已經把全城的人劫持到了自己的戰車上,不惜以千萬老百姓的性命作為自己賭博的籌碼,但周王又何必這樣明目張膽地說出來呢,這不是挑明瞭拿老百姓當人質肉票,和城外的闖賊做買賣嗎,
其他人走了以後,高明衡苦著臉道:“大王,我們要十石實在太多了,闖賊肯定不答應,下面的人也會覺得我們心不誠啊。”
“這是計策。”周王咳嗽一聲,壓低聲音道:“寡人覺得,只要闖賊肯出兩石糧食換一個人就可以了。一個人和一石糧食差不多,我們沒能佔到什麼便宜啊。”
“不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高明衡連連點頭:“大王明見萬里,下官這就去和許賊說。”
高明衡剛要出門,周王喊道:“等等,回來,回來。”
高明衡連忙湊過去,問道:“大王還有什麼吩咐?”
“如果許賊實在不答應,一石一個人也不是不行。”周王皺著眉頭,顯出一副思考的模樣:“寡人想了想,半大的孩子或者瘦老頭子,那還不如一石糧食經得住吃呢。總之,高大人你要仔細周旋。”
“下官明白,下官明白。”高明衡心悅誠服,點頭哈腰地退出去。
高明衡把自己嚴嚴實實地包裹在盔甲裡,在軍隊的重重保護下走上城樓,示意身邊的標營衛士往城下喊話。十幾個標營衛士並肩上前,齊聲大喊道:“對面的闖賊聽著!河南巡撫先生大人閣下,有言要曉諭你們的頭領。”
開封守軍看見高明衡出現在城樓上,立刻紛紛猜測巡撫大人可能是同意了用人換糧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