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3 / 4)

人的面前,這本小冊子上書寫著四個大字《太祖實錄》:“魏兄看過這個麼?是一些京師的閒散文人自己寫的,他們稱先王為太祖,甚至還給先王上了足有二十多個字的廟號,雖然參與寫書的人沒有一個人是先王舊部,裡面的史氏讚語更是竭盡阿諛奉承之能事,但這本書賣得不錯,有很多人願意買,所以一版再版。魏兄,我們沒有皇帝了,有人願意像這本書歌功頌德也好,願意像以前的《莊氏明史》那樣痛罵先王亂臣賊子也好,只要是自己出錢,國家是不會管的。而魏兄你要做的,是讓國家出錢來修史,用國民的稅金來達成你的心願,這絕對不行。”

“修史是一件大好事啊,我已經聯絡了很多大學先生,他們都願意參與其中,而且元輔也說了,只要國卿院不作梗,他也認為應該修史。”主人激動地說道:“李大夫,難道許將軍不是先翁的好友麼?難道你不像許將軍得到一個公正的評價麼?”

“許將軍確實是先父的好友,如果當年那仗是許將軍贏了,現在我嘿嘿,”客人輕輕笑了兩聲,又道:“可是現在我是國卿院的大夫,我發誓要在任內為百姓謀利,與損害百姓的人為敵,即使面對的是執政王也在所不辭。不錯,國家這些年是有不少錢,但沒有一分錢不是百姓的血汗錢,即使是元輔,也無權把任何一分錢用在某個人的心願上。魏兄你已經是富甲一方,為什麼不用自己的錢去做這件事呢?我相信元輔能拿來修史的錢,不會是你掏不出來的。”

“可是很多人不說真話!”主人叫道:“我需要得到真話,即使不是我相信的那樣,只要是真話我也認了,我最憎恨的就是謊言。”

“這就是我和魏兄的不同,我也憎恨撒謊的人,我也不信現在關於北京之變的說法。但我認為‘不因言罪人’,不僅僅是保證人不必被強迫說違心的話,也包括一個人不必被強迫說真話,除非是在公堂上。”

主人抿著嘴盯著賓客,良久後搖搖頭:“李大夫,我已經為此事籌劃了一年多,這次我一定要贏。”

“我知道魏兄在國卿院有很多朋友,也是元輔的坐上賓,但魏兄應該知道,我當訟師的時候從來沒有輸過官司,進入國卿院以後,凡是我負責的提案,無論是支援還是反對也都沒有失敗過”

“我知道李大夫口才很好。”

“不是口才的問題,而是我從來都站在道理的一邊,”客人一點也不介意主人無禮地打斷了他的話,繼續道:“國卿院的提案是要公開投票的,明天我會提到魏兄的勢力,魏兄的慷慨仗義和魏兄擁有的眾多友誼。而我也會說明我反對的道理,魏兄的朋友,就算再想幫魏兄這個忙,他們終歸要有一個支援的理由,不然百姓就會在邸報上看得清清楚楚:他們是在以權謀私。魏兄,難道你想害你的朋友們?毀掉他們的仕途嗎?”

第七章 四十萬人齊解甲 第二十二節 忻州

“順軍離我們這裡只有不到二十里了,大人到底做何打算,”忻州守軍現在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本來沒有什麼可猶豫的,但新軍幾次派來急使,勒令忻州守軍務必堅守城市,大都督府直衛正在向這裡趕來:“我們到底是抵抗順軍還是抵抗大都督府直衛?”

“這個”滿頭大汗的忻州守將揹著雙手在自己的軍帳裡打轉轉,要是鎮東侯親自帶兵來救援山西,他很願意看看這對師徒對決,而且也會把寶壓在師父身上,但眼下鎮東侯生死不知,那萬一拒不投降惹怒了順軍,將來新軍又被順軍打敗那如何是好:“知府怎麼說?”

“知府大人把自己鎖在書房裡,不肯見人,說全權交給大人了。”

“這軟蛋,虧他還是進士呢,怎麼如此膿包?”守將一聽就怒火直冒,得知太原投降後,他和知府本來已經商議妥當要投降順王,知府連給順王的表章都已經寫好了,守將也在知府的大名後跟著署名畫押,還召集城內縉紳宣佈了他們的這個決定,並派人去與太原聯絡:“要是出爾反爾,順王必定大怒,而且這事全城都知道了,就是不投降了,難道朝廷還會饒了我們不成?”

“那我們就拒守城池,抵抗大都督府直衛?”

“那怎麼行?許將軍還沒有到,”守將知道離城不遠的是許平派來接受的一隊先鋒騎兵,主力估計還在太原附近,而新軍的先頭部隊同樣離城不遠:“就憑咱麼這幾千人,怎麼能抵擋得住新軍的鋒芒?”

“大人,大人。”又一個手下連滾帶爬地竄了進來:“新軍又派使者來了,大都督府直衛同知楊將軍的親兵,他問忻州如何?”

“你們放他進來了麼?”

“沒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