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3 / 4)

小說:利刃 作者:九十八度

2個定速反轉變距螺旋槳。

為了提高艦艇的安全性和生存能力,該級艦穩性按水面艦艇穩性標準校核,滿載排水量時的初穩性高度為1.92米, 艦登灘時龍骨線在艦尾垂線處比型基線低1.5米,艦尾極限縱傾為1.5米;若超過此值可增加艦首壓載物,使縱傾恢復。此外,該級艦裝備有火炮、直升機和近防武器系統,使之具有防空、反艦和火力支援等能力,繫世界上武器最多、火力最強的坦克登陸艦之一。

新港級登陸艦加入臺軍後,在兩棲登陸作戰使用中,1 艘新港級登陸艦一般能搭載一個加強步兵營或陸戰營,主要用於“攻佔登陸”,也就是奪取登陸場,即以佔領某一要點或區域為.目標,為爾後的軍事行動創造條件。戰時的任務重點,就是在登陸作戰中作為“主力船團”中的一員,擔任兩棲作戰的運輸及搶灘任務,並協助海軍陸戰隊海上換乘1兩棲登陸戰車泛水及車輛裝卸作業;在日常主要擔負外島的運補任務,而且到臺後依據該艦航速高1裝卸能力強的特點, 執行的首次對外島運補任務就是赴南沙,使原有的運補時間縮短近一半。

隨著“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的軍事思想的確立,臺灣軍方要員多次聲稱,臺軍不但要能“固守”臺灣本島,還要具備“反制”的能力,並要將“先制反制”的範圍擴大到敵方縱深,以“決戰境外”。由此,僅靠小型登陸艇和橡皮舟運載班1排規模的“蛙人部隊”, 難以完成上述任務,要出動兩棲登陸作戰能力和地面攻防作戰能力都比較強的陸戰旅。因此,新港級登陸艦,將作為兩棲快速船團的骨幹,組成兩棲快速船團,運載臺軍海軍陸戰旅,充分發揮其大型運載能力和“快速反應”的任務功能,實施縱深“重拳突襲”。

蘇聯蟾蜍級登陸艦 '本章字數:1422 最新更新時間:2009…07…04 21:08:02。0'

(1)研製背景與計劃

“蟾蜍”(Ropucha)級是前蘇聯在1965年開始建造的首批大型登陸艦“鱷魚”級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坦克登陸艦。有二個型號,1型艦共建25艘,在波蘭的格但斯克船廠建成。建造分兩段時間進行,一段是1974-1978年,另一段是1980-1988年。Ⅱ型艦共建3艘,首艦於1987年動工,於1990年5月服役,第3艘已於1992年建成。兩型艦主要是武備略有不同,1979年曾出售給南葉門1艘。該級艦與“伊萬。羅戈夫”級船塢登陸艦一起,被認為是前蘇聯兩棲戰艦艇邁入先進行列的標誌。經過90年代的兵力削減,目前在俄羅斯海軍中尚有18艘‘蟾蜍”級在役。

(二)總體效能與裝備

1.主尺度與排水量

標準排水量(t):3450

滿載排水量(t):4080

總長(m):112。5

艦寬(m):15

吃水(m):3。7

2.效能

航速(kn):17。5

續航力(nmile/kn):3500/16,6000/12

艦員(名):950

3動力裝置

主動力系統:2臺16ZVB40/48柴油機,14140kw(19230hp),雙軸。

4.武器

導彈:l座四聯裝SA…N…5“杯盤”艦對空導彈發射裝置(部分艦上)

艦炮:2座雙聯裝57mm炮(Ⅰ型艦);l座76mm炮(Ⅱ型艦);2座30mm炮(Ⅱ型艦);2座BM…21型122mm炮(某些艦裝有);2座20管火箭發射裝置。

水雷:92枚觸發水雷。

5.電子裝置

雷達:l部“撐曲面”或“交叉園項”(CrosDome)對空/海搜尋雷達;l部“頓河2”或“納耶達”(Nayada)導航雷達;1部“皮手籠”(Ⅰ型艦)或“歪椴樹”(Ⅱ型艦)炮瞄雷達;2部“高杆A”或“鹽罐A”敵我識別雷達。

火控系統:2部“壓力箱”光學指揮儀。

6.軍運能力

坦克:10輛主戰坦克,另加上190名士兵(一種裝載)。

裝甲戰車:24輛裝甲戰車,另加上170名士兵或水雷(一種裝載)

(三)技術特點分析及述評

該級艦是“鱷魚”級坦克登陸艦的改進型,比“鱷魚”級噸位要小一些,但在裝載能力和武器等方面配置比較合理,其主要技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