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進行攻擊,完全可以在缺乏空中預警的情況下獨立完成作戰任務,並可以充當空中指揮機使用。其資料鏈能將雷達等裝置獲得的敵機資訊,透過資料鏈傳送給其他關閉了雷達、保持無線電靜默的戰鬥機。多架米格…31之間還可以互通訊息,因此巡邏時幾架米格…31的探測範圍就可以覆蓋寬闊的正面。
米格 …31 效能指標
發動機 兩臺 D …30F …6 雙轉子渦扇發動機,單臺加力推力 152kn
機身 翼展 13。46m ,機長 22。69m ,機高 6。15m ,冀面 積 61。6 m ²;
重量 正常起飛重量 41000kg ,最大起飛重量 46200kg
航速 最大巡航速度: M2。35 (高空),經濟巡航速度 M0。85
升限 20600m
航程 3300km ( 帶副油箱 )
乘員 2 人
武器裝備 在前機身右側下部整流置內,可裝 1 門 23 毫米 Gsh…6…23 六管機炮,備彈 230 發。全機有 8 個外掛架,機身下 4 個,可掛 4 枚 R…33 遠距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兩側機翼下各有兩個外側掛架,可以掛 2 枚 R…40T 中距紅外導彈,四枚 R…60 紅外空空導彈成對掛在翼下兩個外側掛架上。
圖片中的為米格…31M的6架原型機之一的白色903,該機為設計局(現米格聯合體)所有,頻繁露面於各個航展,但是此機是所有6機中技術水平最低的一架。
蘇聯米格…35戰鬥機 '本章字數:1970 最新更新時間:2009…08…20 10:00:00。0'
外界一直認為俄羅斯所謂的米格一35是一種米格一29的放大型,已容納更多的燃油和電子裝置,並獲得更大的武器掛載能力。但是現在真正的米格一35(至少是米格集團自己官方承認的)公開後,我們確實看到了一架“放大了的米格一29”。它擁有“放大了”的機頭雷達錐以容納新型的相控陣雷達;“放大了”的背脊以容納更多的燃油;“放大了”的襟翼以獲得更好的起降特性;隨之“放大了”的翼面積以獲得更多的載重量;甚至還有“放大了”的海狸尾形機尾整流錐以改善氣動特性。但是飛機的外形並沒有放大,只是一架“末梢腫大”的米格…29。
這架看上去非常不自然的米格一35在設計上是非常聰明的,體現了舊蘇聯風格一貫的“另闢蹊徑的巧妙”。透過對飛機各個部分的放大來實現更高的效能,但是不放大機身本身以減少開發新機體以及隨之所需要開發的一系列新成品而帶來的成本激增。這種方式比單純的放大機身要聰明的多,不但基本獲得了超級戰鬥機所擁有的各項超級效能,而且成本也相對便宜,是中小發展中國家保衛領空和提升空軍綜合作戰水平的上乘選擇。
作為俄羅斯新世紀向國際軍機市場主推的新型飛機,與俄空軍現役的老式米格一29戰機相比,米格一35戰機裝備了效能更好、更為省油的 發動機和空中加油系統,作戰航程有了明顯增加。同時新型戰機增加了外掛架數量,增加了攜帶炸彈的載重,並且具有更好的飛行機動性。
頗為有意思的是,俄羅斯米格設計局公開稱“米格一35具有一定隱身能力”,其機體採用了大量吸收雷達波材料,遠端雷達很難發現它。對於這個宣傳,外界應該不感到意外。俄羅斯有大量外型普通而常規的飛機具備其所宣傳的“隱身能力”。如果排除令一般人匪夷所思的 等離子隱身技術的話,這個宣傳十分令人匪夷所思。不過也令人十分理解。在F…35準備投入國際市場的今天,如果你不說自己的產品擁有隱身能力,那麼顯然你的產品落後了。但是是否能夠將所謂“採用了降低RCS技術”的飛機就稱為隱身飛機,這一點是應該明確的。
米格…35另一個宣傳點就是採用了先進的機載航空電子系統。新飛機不僅配備了“智慧化座艙”,原先的機械儀表板也被更為先進的液晶多
功能顯示器取代。對於這一點雖然在外觀上使飛機摩登了許多,但是隻能代表末端顯示技術的進步而不是整機航空電子水平的進步。飛機的航電到底提高到了什麼程度目前還不明確。不過至少有一點是可喜的:人們終於在米格機的座艙儀表盤中央看不到那條白帶了,憑這一點還是可以判斷該機飛控系統是有所提高的。比蘇聯時代要強了。此外飛機還裝備了能夠探測“隱身”目標的相控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