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另外,其火控系統中還整合了經過改進的光學定位系統,可在關閉機載雷達的情況下對空中目標實施遠距離探測,雖然這並不是什麼新技術。
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展出的米格一35裝備了TVC,但是裝備TVC的米格一29 OVT已經經過了多次成果的試飛和表演。相信其裝上也不是很困難。只不過缺乏成熟的控制軟體,僅僅安裝一個機械的作動機構並沒有特別大的意義。
至於其他方面的改進則是“新支點”系列基本都具有的改進專案,例如去掉了進氣道上方的百葉窗式輔助進氣門,在進氣口安放可收放式隔柵,防止吸入異物。進氣道下唇口位置可調節,能增大起飛時的空氣流量。機身後部位置延長以保持其靜穩態性。廣泛採用雷達吸波塗敷材料噴塗。機翼前緣進行了銳化,增加了副翼翼展;加厚的翼尖有前後向的雷達警告接收機。當然毫無疑問機載電子裝置也採用了“開放式設計”,使它既能掛載俄式武器,也能掛載外國生產的武器,這樣使那些喜歡這個平臺卻又喜歡其他武器的買家對其高看一眼。
這架新展出的米格一35是準備參加印度新型戰鬥機採購競標的飛機。為了抓住這一難得的大商機,俄羅斯已經向印方承諾可以提供許多優惠條件,甚至包括許可證生產。米格集團還稱印度飛行員只需要不到60次飛行訓練就能掌握新型米格…35型戰機的全部飛行技術。印度已經表示對米格一35有很強烈的興趣,但是不表示印度已經作了決定。
與此同時,俄羅斯還計劃向中東和北非國家推銷米格一35戰機。目前中東和北非不少國家當前的現役戰鬥機大多已經老化,面臨著更新換代問題。俄羅斯已經計劃準備透過強大的外交攻勢,向阿爾及利亞。埃及、伊朗、利比亞、蘇丹、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等國家全力推銷米格一35。由於有很多中東和北非國家裝備了大量米格系列的戰機。這有利於米格設計局未來的產品進入該地區軍貿市場。俄方正在與上述國家進行談判,主要內容包括貨款支付方式。交貨時間、後勤維修和戰機飛行員培訓等等。
無論如何,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俄羅斯航空工業在蘇聯解體之後遭到了毀滅性的重創,一度連續十年止步不前。但是今天的俄羅斯依舊是令人敬畏的,其航空新產品猶如當年一般僅僅型號名字便振聾發聵。今天的米格一35雖然改進自舊機體,但仍舊領先於很多現在新研製的戰鬥機,完全有能力挽回米格集團多年的頹勢,重振雄風。
蘇聯米格…AT戰鬥機 '本章字數:780 最新更新時間:2009…08…26 11:00:00。0'
米格…AT是俄羅斯米高楊設計局和法國斯耐克公司等聯合研製的高階教練機,由俄羅斯米高楊設計局負責全機的製作與組裝、系統整合與後勤支援,另外RSK公司負責銷售,斯耐克公司提供發動機,塞克斯塔公司提供航電系統。雙方為能共創雙贏,俄方出資68%,法方出資32%。俄羅斯空軍計劃用米格…AT取代現在正在服役的L…29和L…39“信天翁”教練機。米格…AT於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設計,1992年法國公司參與合作。1996年3月21日米格…AT原型機進行了首次試飛。目前該機已進入試生產階段。
據俄專家評估:與米格…29相比,米格…AT的機動性要稍勝一籌,在近戰中也更佔優勢。由於米格…AT採用了西方規格的航電系統,經過相應的培訓之後,飛行員既會操控米格…29、蘇…27,也能操控“幻影”2000、“颱風”、F…15、F…16、F…18和F…22等當前世界各型先進戰鬥機。這使米格…AT具有可觀的市場潛力。
米格…AT機身長12。01米,高4。62米,翼展10。16米,最大起飛重量在6噸左右,最大飛行速度為900公里/小時,飛行距離可達3000公里,極限飛行高度近1。6萬米。在作為殲擊機使用時,該機可以配備一門20毫米機關炮、兩個非制導火箭吊艙(或兩枚輕型航彈)以及兩枚空對空導彈。
它採取前後串列的座艙設計,採用下單翼常規T字形尾翼佈局。兩臺引擎被安裝在機翼上部。它的飛行控制系統採用與先進戰鬥機相同的線傳控制。主翼採用低單翼直線翼型。機翼接近機身處改向斜前方伸展。為能提高升力,機翼前緣有高升力條板,後緣有雙重縫翼。它使用了大量的複合材料,這使得它的推力遠高於同時期的其他高階教練機。它還有幾個驚人的地方,如機翼攻擊角上限與F…16相同,可達25度。它的7個外掛點可載武器達兩噸,只有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