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
玉尹還真沒有往這上面去想過。
天地良心,他讓徐婆惜晚上來學戲,主要是為了方便他日間做事而已。
不過燕奴這個主意的確是不錯。
玉尹正揣摩著,讓楊再興奮發一下。
可單憑一個飄渺虛無的未來,恐怕也很難讓楊再興振奮。
如果有徐婆惜這個動力在,楊再興怕也不會拒絕說實話,玉尹沒打算讓楊再興學成蘇東坡之流的風雅名士,更不曾想過讓他做什麼白屋相公。之所以要入書院,是為了多一層保護。到時候楊再興便是從軍,那也是投筆從戎,可作一段佳話。
這就是一個高低的問題。
似岳飛那樣,招刺投作效用,便終身擺脫不得武人的身份。
可是,自有宋以來,武人的地位一再降低,即便是到了明朝,也未見有太大改善。
一入武行,便終身難改。
武夫當國的時代,恐怕是一去不復返。
即便玉尹有能力去做出改變,也非短時間內可以做到。更何況,他而今也沒有這個能力。
武夫當國?
那等於是和整個大宋計程車大夫階層抗衡。
玉尹自認,他還做不到這一點!
既然做不到,而且又想要改變前世社會上流行一句話:當你無力做出變革,不妨且先融入其中。
所以,讀書人這層皮,對楊再興,對玉尹,都極有用處。
君不見羅德,在開封府何等落魄。
可是到了太原府之後,便立刻得了重用。
據燕奴說,羅德而今是忻州團練使季霆的書記,掌管著整個忻州兵馬輜重的調撥。
這如果是羅德還在開封,完全無法想象。
就連羅一刀,一介配軍,也因為羅德的關係,在陽曲縣頗為風光,還得了個閒職肥缺。
為什麼如此?
羅德有能力固然是一個原因,但最為重要的,還是羅德那讀書人的身份。
便是他被人陷害,被書院驅逐,也是個讀書人。而且這種人,用起來是最讓人放心,他們在仕途上很難有大作為,便只能做人幕僚,盡心盡力去輔佐。換句話說,羅德而今也算是一個另類的刀筆吏。不過與刀筆吏不同,將來季霆如果飛黃騰達,那麼羅德就能獲得入仕的機會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成就也不會小。
這就是讀書人的好處!
對於這個時代,玉尹自認了解不少。
哪怕是為日後謀,他也要在自己身上,加上一層讀書人的皮
“我這就去屠場一趟,順便和大郎說說這個事情。”
玉尹說完,便站起身來,“九兒姐晚飯莫再等我,若有急事,可以到牟駝崗柳大官人的田莊尋我。我和大郎商量之後,還要去牟駝崗一趟,順便拜訪一下朋友。”!。
第一四零章 賜命從何來?(二)二更
第一四零章賜命從何來?(二)二更
窮的時候,天天想著萬貫家財。
可真要是有了萬貫家財時,又發現好不麻煩。這年頭,沒有銀行這種機構,有錢人家大都建造有地窖,用於儲存錢兩。可玉尹沒這個條件,更沒有這種想法家裡面存在幾萬貫,還有一張價值近十萬貫的枯木龍吟古琴,讓人頭疼至極。
而今家裡,是真離不開人了。
要麼玉尹在家,如果玉尹不在家,燕奴便不能出門。
其實這個問題,昨日燕奴便提了出來。可一時間,又想不出什麼好辦法,怎不讓人愁煞?
換個住處!
這的確是一個好主意。
換個寬敞的宅子,可以請些人來操持,順便還能看護家宅。
而且開封府偌大城池,空置的宅院的確不少。要想找一兩個合適的宅子,問題並不算大。難的是,那些宅子動輒幾千貫,乃至於上萬貫,價格著實太過於昂貴。
人言開封居大不易,果然不假。
便是這宅院的開銷,便非等閒人可以承擔。
想想李清照吧,她老爹李格非也是當代大名鼎鼎的文士,官至禮部員外郎,可是終其仕途,始終是靠租賃他人房子安身。直到他致使以後,才憑著畢生積蓄買了一處宅院,算是在開封能夠安家立業。這開封城好一點的宅子,可真不便宜。
燕奴有意置產,但玉尹卻不太同意。
而今,絕不是置產的最好時機。他心裡已經有了打算,不過還沒有和燕奴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