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2 / 4)

小說:宋時行 作者:標點

他打算把屠場遷到城裡,先租賃一處宅子。

三岔河口的屠場,若是按照市價,能買到三五百貫的模樣;還有羅一刀的那處宅子,也能賣到五百貫靠上。兩處宅子賣了,差不多到手能有一千貫。在去開封府,找肖堃打聽一下,在外城找一處大一點的宅院,租賃下來,一年也不過三百貫。

等到靖康之後

玉尹不敢說出這個想法,甚至還會為此感到羞愧。

靖康之後,開封府的房價必然暴跌,他可以趁機低價收購。

當然,這裡還有一個前提:開封府依然在大宋治下!若非如此,他寧可搬離東京。

如果不是家中這宅子是祖宅,玉尹甚至也想賣掉。

這樣便有一個好處,大家能住在一起,相互間更可以有個照應,便真個發生危險,也不至於無法應對。

但這件事,還要和燕奴商量。

畢竟好端端的有自己的房子不住,偏要租賃房子,豈不是有些怪異回到東京,玉尹感覺並不輕鬆。

說起來,這裡沒有在可敦城那種刺jī,日日面臨危險。但這開封城裡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足以讓人頭疼。可敦城的人際關係很簡單,而開封城的人際關係,實在太複雜。

玉尹牽著馬,出城離去。

在前往三岔河口的路上,還在為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感到心煩。

三岔河口,汴水湍急。

初秋將至,汴河的水流一下子變得充沛許多。

在距離屠場不遠處,有一塊平坦的河灘。此時正圍聚許多人,不時傳來一聲聲驚呼和喝彩。

玉尹到了屠場一打聽,才知道楊再興等人在河灘上練武。

屠場裡,只剩下幾個小娃子看門,見到騎著暗金的玉尹到來,一個個lù出了緊張表情。也難怪,這屠場玉尹很少前來,剛開始的時候,也只有楊再興和高十三郎兩個人而已。如今已經有十幾個人聚集在這裡,大多數人玉尹都覺得很眼生。

便直奔河灘,遠遠就聽到棍棒交擊的聲音。

人群中,王敏求眼尖,一眼就認出了玉尹,忙快步迎上前來。

“小乙哥怎地來了這邊?”

“三哥,在這裡住的還好嗎?”

王敏求撓頭嘿嘿一笑,“多虧了小乙哥仗義,而今大家都能吃得飽,睡的香,不曉得多開心呢。”

“習慣就好,習慣就好對了,大郎和十三郎呢?”

王敏求一指河灘上的人群,笑呵呵道:“大郎和十三郎正在比武,大家在看熱鬧。”

“呃?那定要去瞧瞧。”

玉尹突然來了興致,便翻身下馬,牽著暗金走過去。

楊再興的武藝,他領教過,的確是非同小可。但是高十三郎玉尹卻真個從未見過他動手。

而今既然與楊再興比武,說明高十三郎的武藝,也不會太差。

王敏求上前,分出一條路來,玉尹便走了進去。

河灘上楊再興赤著膀子,手持一根丈八長的白蠟杆子,和高十三郎正打在一處。高十三郎一身短打扮,手中木棒長約三米左右,比楊再興的白蠟杆子足足短了一米。可是兩人棒來棍往,卻是不分伯仲。楊再興手中的白蠟杆子猶如一杆大槍,呼呼作響,幻化出棍影重重。高十三郎的木棒是一根硬木,在楊再興那疾風暴雨般的攻擊下,絲毫不落下風。反而每每反擊,都會讓楊再興一陣手忙腳亂。

玉尹站在一旁觀戰,心頭一動。

他有一種感覺,高十三郎的棒法看似平淡無奇,卻又蘊含千般變化。

單以身手而言,高十三郎恐怕尤勝楊再興一籌。楊再興棍做槍使,槍槍迅猛如雷,全然不留後手,看似佔盡了上風,實在已經被高十三郎,牢牢掌控住了局勢。

這場面,和晨間自己與燕奴交鋒的景象,何其相似?

於細微處見真功夫嗎?

玉尹下意識眯起眼睛,仔仔細細觀察高十三郎的棍法。

而今的玉尹,也練成了第三層功夫,這眼力價並不算差。晨間和燕奴交手,只因他身在局中,無法體會燕奴所說的那種‘於細微處見真功夫’的奧妙。而今一旁觀戰,他卻是看得清楚。其實楊再興也好,高十三郎也罷,兩人的招數似乎都蘊含著頗為高深的奧妙。高十三郎於平凡中蘊含萬般變化,而楊再興卻是在疾風暴雨中,藏著萬般後招。兩人打了十幾個回合,忽聽楊再興大吼一聲,手中白蠟杆子突然變得筆直若鐵槍一般,呼的刺向高十三郎。杆頭隨著他手肘勁力變幻,畫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