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部分(2 / 4)

小說:宋時行 作者:標點

師道為首的主戰派,還是以耿南仲等人為首的議和派,都沒有異議。

但明眼人可以看出,以康王趙構為主使,本身就足以說明一些問題

要知道,趙構和耿南伸等人的交情,確是極好!

朝堂上的風起雲湧,對玉尹而言,無甚影響。

他猶如一個局外人般,冷眼看著局勢的變化,雖有心出力,卻不知該如何插手。

在床上躺了整整二十六天,總算是得到安道全的准許,可以下床活動。

只是,他才康復一些,便立刻忙碌起來。

先是有種彥崧兄弟二人自長安趕來,向玉尹報到,全了最初种師道的諾言。

太子親軍要重組,需要許多人才。陳橋一戰,玉尹的班底幾乎死光死絕,活下來十五人中,也只有畢進和袁朝年兩個基層軍官。好在,吳玠留在了太子親軍,把董先陣亡的影響,壓縮到了最小。

隨後,又有姚平伸向玉尹推薦了一人,便是鈞容直押班,名叫於鵬,是個文武雙全的主兒。

此人原本隸屬殿前司,卻因為性情耿直,得罪了上官,以至於鬱郁不得志。

高俅已經卸去了殿前都太尉之職,但想要抽調出一個押班來,卻不是一樁難事。連同此前已抽調太子親軍,卻未隨軍出征的封況、凌威兩人,再加上畢進和袁朝年,這太子親軍的新班底,已初具規模。此外,還有宗安六宗安七兄弟,護送宗澤抵達濟南後,也返回開封,諸率府在經歷一場大動盪後,重又煥發了生機。

“小乙,我來為你介紹一位好漢。”

這一日,玉尹正在家中和高寵楊再興說話,朱夢說興沖沖趕來。

“此一位便是少陽的救命恩人張玘張伯玉。”

朱夢說身後,跟著一個青年,看上去大約在二十四五的樣子,個頭雖不算太高相貌也略顯清秀,卻透出一股子英武之氣。

“八里灣便是伯玉及時增援,才救下了少陽性命。

而今官家準備解散義勇,伯玉不想這般回去,所以便託了少陽請員外你收留。”

玉尹雖已得敕命為兵部郎中,卻因身體原因,尚未走馬上任。

所以,朱夢說還是以員外來稱呼玉尹,玉尹聞聽之下,忙站起身來,拱手與張玘道謝。

“小底曾親見陳橋戰場對員外更是仰慕不已。

此次小底前來,乃散盡家財招募義勇,若這般回去實在是無法向家鄉父老交代。

聞員外慾重組太子親軍,小底厚顏託請陳主簿說項,還請員外收留。”

遣散義勇?

玉尹聞聽,心中也不由得輕聲一嘆。

趙桓這般做,未免有卸磨殺驢的嫌疑,真個會冷了好漢們的心。

張玘此人玉尹倒是聽過。此人是陽壺富戶,聽得開封被圍,便散盡家財,從陽壺招募千餘勇士,投奔河南府尹翟興帳下。馳援開封之戰,張玘可謂是一馬當先。

他率先抵達牟駝崗但卻未能參與決戰,旋即被种師道派往陳橋。

途經八里灣時,從女真人手中解救下陳東與何元慶。據何元慶說,張玘刀馬嫻熟,有萬夫不擋之勇,更兼通曉兵法,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玉尹沒想到,這般人物竟然會投到他的門下,心裡自然高興。

他忙拉著張玘的手道了一句,“伯玉前來,太子親軍必能早一日重振聲威。”

張玘之所以來投玉尹,也是無奈之舉。

他雖立下了戰功,卻畢竟不是行伍出身,更不是翟興的心腹。在朝堂上,張玘沒有任何靠山,想要留下來,便非常困難。正如他所說的那樣,他為了馳援開封,已經散盡了家財。便是這時候回去,也沒得棲身之所。他在開封認識的人不多,算來算去,似乎也只有玉尹這麼一條門路,於是厚著臉皮,找到玉尹家中。

玉尹對宋史有所瞭解,卻非精通。

此刻,他還沒有意識到,站在他面前的這個年輕人,同樣是南宋時期一員猛將,而且是岳飛手下的一員悍將。

在原有的歷史上,兩年之後,金兵三次南下。

張玘率部堅守澠池,憑藉白浪天險抗擊金兵,斬殺金兵數以萬計,史稱扣門山之戰。

此後,張玘因功得受武翼大夫之職。

白浪之戰後,張玘從董先部。

《宋史=忠義=張先傳》記載,張玘每戰冒矢石為諸軍先。

紹興元年,金國大將高瓊攻取商州,張玘奉命率騎軍出擊,猛衝敵陣。但因為衝鋒太猛,以至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