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數百騎包圍。而張玘卻絲毫不懼,挺刃突擊,金兵披靡,莫敢阻攔。
史書記載:一日九戰九捷,追擊金兵至試劍關
玉尹雖不清楚眼前的張玘是一個如此厲害的猛將,但他知道陳東的為人。若張玘沒有真本事,哪怕對他有救命之恩,陳東也不會輕易舉薦。而今陳東既然舉薦,便說明這張玘,確有真才實學。
諸率府而今重新組建,玉尹最缺什麼?
兩個字:人才!
從前他是沒有這個資本和聲望招攬,所以只能招攬一些鬱郁不得志的將領。而今,陳橋一戰,玉尹已經蓄積了足夠的威望。張玘主動來投,也是一個良好開端。
張玘這邊剛坐下,一旁高寵忍不住道:“哥哥,我倒想起一樁事來。”
玉尹笑道:“十三郎想起甚事?”
“哥哥可還記得狄馬營的狄家父子?”
玉尹一怔,點頭道:“那是我救命恩人,我焉能不記得?”
“之前,狄克敵曾託人到燕哥門上,說是想要讓他少子狄雷,在哥哥帳下效力。
這狄克敵父子,乃狄青後人,狄雷的本事我不太清楚,但據燕哥所言,亦是個了不得的猛將。我本打算哥哥身子再好些時,向哥哥舉薦此人。可現在看來,若不早說,只怕到時候沒了位子若哥哥對此人有興趣,便著人讓他來拜見一回?”
第308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四)
不得不說,而今的玉尹和當初那個初出茅廬時,一無靠山,二無聲望的玉小乙已大不相同。
歷經郭橋鎮、朝陽門和陳橋三次血戰,玉尹已攢足了足夠威望。
他本就崛起於市井,在某種程度上頗為親民,加之大量戰功,以及太子趙諶在背後的影響,自然能站穩腳跟。得到趙諶的支援,便等同於得到朝堂上一干中立大臣的支援。加之此前玉尹的謙讓,也使得他在軍方獲得了一定數量的人脈
別的不說,但說姚平仲。
即便姚平仲曾在牟駝崗之戰中失利,也不得不承認,此人背後同樣聚集了大量人脈。
姚平仲出身將門,祖籍五原。
其祖父姚兕,以勇武著稱,官拜通州團練使。
姚平伸的大伯姚雄,也是一員猛將,後以檢校司空,奉寧軍節度使致仕,死後追贈開封儀同三司,諡武憲,麾下門生眾多。姚平仲的父親姚古,而今官拜河東制置使,也是一個掌控實權的朝廷大員。可以說,在而今大宋朝堂上,以武起家有兩大世家望族。一個是种師道的種家,另一個便是姚平仲的姚家。據朱絢透露出來的訊息,隨著官家趙桓對种師道的猜忌,有意調姚古入朝,兼知樞密院事。
姚平伸欠了玉尹的人情,种師道同樣對玉尹心懷愧疚。
背後兩大望族的支援,使得玉尹不必再像以前那樣,做起事來束手束腳。至少他而今想要重開太子親軍,組建班底,自會有大批人前來投奔,便如張玘這般。
若玉尹還是以前的玉尹,哪怕是立下再多戰功也未必能入得張玘或者狄克敵的眼。
可是現在,確不一樣了。
玉尹背後已隱隱出現一股巨大的力量。
而這股力量以太子趙諶為中心,正在不斷壯大。
趙諶經大宋時代週刊的宣傳,聲望越來越高。許多中立大員,都在不經意間向他靠攏。
他實力越大,玉尹的地位就越穩固,影響也會越來越大。
這已經成了一個良性迴圈趙諶手握大宋時代週刊,便等同於控制了大宋喉舌。如此局面,便是當初玉尹把大宋時代週刊贈與趙諶的時候也沒有想到的結果。
總之,這是一樁好事。
玉尹聲望越高,影響力越大,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靠攏過來。
特別是那些在民間不得志的俊才,更會前來投奔。狄克敵讓狄雷投奔玉尹,便足以說明這件事情。
狄雷?
玉尹沒什麼印象。
只是前世聽《說岳》的時候知道朱仙鎮四猛八大錘中,有這麼一個人物。
他也聽高寵說了,這個狄雷使的是一對鑌鐵鐧,便不會是說岳中的狄雷。不過說起武藝,高寵也頗為讚賞。能夠擊敗王燕哥,便說明這狄雷就算比不得高寵楊再興也不會相差太遠。
“如此,便過兩日讓他前來。”
玉尹心知,若重開太子親軍,絕不可能似先前那麼簡單。
當初太子親軍的組建,不免有些兒戲,基本上便是以朝陽門之戰後倖存的班底為主,輔以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