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2 / 4)

小說:宋時行 作者:標點

花銷哪怕凌振吃了二百人空餉,也有些支撐不住。

玉尹一聽,也不禁眉頭緊蹙,“叔父,這般花銷,一月需幾多?”

“我這邊倒是可以走些門路,也能省些錢兩。

不過工匠那邊卻需要另行支付,怎地一月也要有二三百貫的花銷出來,卻不好上報。”

玉尹聞聽,頓鬆了一口氣。

“若只是二三百貫,小乙拿出便好。”

還以為要幾千貫若真如此的話,玉尹的確是撐不住。不過二三百貫,雖有壓力,可還能撐住。

凌振詫異看了玉尹一眼,搖頭笑道:“小乙真個豪氣既然這麼說,那我便著手開始準備。不過最近一段時間,怕甚功夫!軍器監剛下令,要我每日增二百支蒺藜炮和一千支弓火藥箭。真若要騰出手來,怕要到來年開春之後,方能進行。”

軍器監的甲仗庫,可擔負著火器生產的工作。

按照樞密院所下達的章程,甲仗庫每日需生產七千支弩火藥箭,一萬支弓火藥箭,三千支蒺藜炮,三千支皮火炮。此前,御營負擔還不算太重,可如果加入這許多工作量,便需要增加工匠,凌振的任務自然也會隨之加重,的確是沒有時間。

“叔父,怎地突然多了這許多差遣?”

軍器監每日的產量,有定額,沒有特殊事情,並不會增加。

突然間要求增產如此多火器,那必然是發生了什麼事凌振嘆了口氣,“說來小乙可能不知,就是前日,你遷居之日,樞密院得常勝軍節度使之請,需十萬弩火藥箭和三十萬弓火藥箭,以及三萬蒺藜炮和兩萬皮火炮。

而且那常勝軍節度使要的緊,官家便詔諭樞密院儘快解決。

樞密院又把這事情壓在軍器監的身上,軍器監扭頭,便讓我等趕工你想要,這麼多的火器,卻要在年前交出,所有作坊都不得不趕工,連我這御營也不得幸免。”

“常勝軍節度使莫非是那郭藥師?”

凌振詫異看著玉尹,“怎地小乙也知道他?”

不過,凌振旋即釋然,“小乙往來無白丁,結交多高士,知道郭藥師倒也不稀奇。

沒錯,便是那燕山同知郭藥師。”

玉尹心裡,驀地一咯噔。

這好端端郭藥師要這許多火器做什麼?

殊不知,那郭藥師自降宋之後,甚得徽宗皇帝所寵信。其人飛揚博湖,為所欲為。燕山知府王安中則是‘不能制,第曲意奉之’。凡是郭藥師所要兵械甲仗馬匹,一律優先供應。而郭藥師有派人在各州做生意,賺取錢財,用來結交權貴凌振嘆了口氣,“官家待那郭藥師甚厚,可此人卻是狼子野心。”

“此話怎講?”

凌振輕聲道:“我聽人說,郭藥師的常勝軍,全都是‘左衽’裝束。

小乙可知道這‘左衽’裝束是什麼意思?便是遼人服飾。他而今已歸順大宋,卻穿遼人衣裝,其心可知。前有燕瑛大人曾彈劾郭藥師著左衽,必有異心,卻被官家斥責,令其閉門思過。還說什麼,郭藥師不忘故國,是忠臣官家要以仁德之心令其臣服,說郭藥師絕不會反叛大宋。我聽人說了此事之後,真個心冷。

我有一友,今便在河北宣撫使帳下。

常勝軍而今有兵卒五萬,更有鄉兵三十萬可是官家卻對此人,毫無半點防範。”

玉尹聞聽,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他大概是知道郭藥師其人,但對這個人,並不算太瞭解。

聽凌振這番話,這傢伙簡直就是唐玄宗時的安祿山。

徽宗皇帝這腦袋瓜子,有時候長的也忒奇怪。

自家帳下也不是沒有善戰的將領,偏偏卻忌憚提防對一個降將如此放心,還什麼以仁德之心令其臣服!這種事情,只可能發生在小說裡!一個連衣服都不肯改變更換的傢伙,又怎可能真的為大宋效力?這郭藥師,也是個三姓家奴的梟雄。

可是,玉尹又能有什麼辦法?

這種事連凌振這麼一個小小火藥局統制都能看清楚,偏徽宗皇帝看不清楚。

這裡面,怕不僅僅是徽宗皇帝的問題,難道這滿朝文武,便沒有人能夠看清楚嗎?

玉尹這腦海中,頓時浮現出大宋時代週刊第二期的主題。

也許,應該提醒一下人們,這個郭藥師的問題!

++++++++++++++++++++++++++++++++++++++++++++++++++++++“叔父,何故不見有突火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