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尹和凌振談論許久,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不是說歷史上最早的管狀火器,便是出現在宋朝嗎?
可是從目前來看,勿論是那皮火炮還是蒺藜炮,乃至霹靂炮,都不是玉尹所熟知的那種‘火炮’,而是一種更類似用於投擲的炮彈。那麼,突火槍在何處?真正的火炮,又在哪裡?
“什麼突火槍?”
凌振一臉茫然之色。
難道,沒有‘突火槍’嗎?
玉尹也愣住了,閉上眼睛,努力回憶前世那殘留不多的記憶。
亦或者說,突火槍還沒有出現?
畢竟是學音樂出身,對這種火器的發展史,玉尹還真是不太清楚。
突火槍,以巨竹筒為槍身,裡面填裝火藥和子彈。點燃火藥之後,子彈從巨竹筒噴射出來,射程約200米左右。這件武器,的確是在宋代出現。但並非是北宋,而是南宋紹興二年,也就是公元1132年左右。發明者,便是後來的南宋名臣陳規。
此人曾作《守城錄》。
不過此時的陳規,尚在隨州安陸縣做縣令,而突火槍更不可能出現。
玉尹足足提前了八年來詢問突火槍的事,莫說凌振,便是陳規自己,可能都不清楚。
“那突火槍,又是什麼樣子?”
什麼樣子?
玉尹還真說不太清楚。
“就是一根管子,而後把火藥和子彈放入其中,然後點火射擊”
玉尹絞盡腦汁,費盡心思的向凌振解釋‘突火槍’的形狀。到後來,他甚至拿起筆,在紙上畫了一個圖形出來。可畫出來之後,怎麼看怎麼覺得這突火槍,好像後世的步槍。
罷了罷了,反正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凌振有這個能力做出來便是,如果沒這個能力,便只有乖乖等待突火槍的問世。
凌振看著玉尹畫的那張草圖,眉頭緊蹙一起。
漸漸的,他眉毛開始舒展開來,臉上更浮現出一抹極為古怪的笑容。
第一九二章 創刊號
天,漸漸黑了!
當玉尹從御營出來時,已經過了戌時。
若按照後世的時間計算方法,便是晚上七八點之間。如果是早些時候,這個時間段天還亮著。可而今,已經全黑了!
籠罩在東京上空的陰霾,不知在什麼時候散去。
一輪皎月升起,月光照在大地上,恍若蒙上了一層白霜,更透出一絲清冷的氣息。
風吹來,很冷。
玉尹緊了緊衣袍,翻身上馬,朝東京城方向趕去。
如果實在往日,東京城門會在子時關閉。可最近一段時間,由於那百萬貫財寶被劫,開封府下令戒嚴,所以在亥時關閉,提前了整整一個時辰。玉尹算算時間,倒也來得及。於是便催馬急行,沿著空曠無人的官道,一路狂奔,在城門關閉前,抵達開封城。
走進開封,放眼望滿眼繁華。
七十二家正店燈火通明,數千家腳店生意興隆。
沿河上,不時有畫舫穿行,從船上傳來一陣陣絲竹歌舞聲,隱隱約約,若隱若現。
玉尹下了馬,行走在大街上。
不知為何,卻有一種行走於夢華之中的感受。
凌振與他的訊息,讓他生出強烈不安。
郭藥師突然所要這麼多火器,究竟是什麼目的?
難道說,這廝轉性,打算和金軍開戰嗎?哈,便是他郭藥師有這膽子,怕徽宗皇帝,也不會答應。
繁華!
真的很繁華可眼前這一派繁華,卻如同海市蜃樓,讓玉尹感覺極不真實。
越是生活久了,就越是有一種壓迫感!偏偏玉尹而今,只是一介小民,根本奈何不得朝堂上的爭紛。只能眼睜睜看著靖康一日日的逼近,那種無力感,的確痛苦。
有心離開,卻不知往何處去!
江南雖好,卻太柔媚只怕一去江南,便再無回還之日。
想到這,玉尹駐足朱家橋上,看著不遠處望春門內崎嶇潘樓大街,幽幽一聲嘆息。
++++++++++++++++++++++++++++++++++++++++++++++++++回到家,已經很晚了。
燕奴剛從陳希真家中回來,也是極為疲憊。
這些日子,她一直跟隨陳希真習武。同時還要負責教導紫萱練武,端地是辛苦萬分。
白天,她要去店鋪裡盯著,還要準